“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7月22日,我们迎来大暑节气。此时阳气旺盛,湿热交织,古城区人民医院针灸康复科住院医师和芳在FM97.7丽江旅游交通广播直播节目中提出,大暑养生需顺应天时,把握好这一特殊节点的健康密码。
嘉宾:古城区人民医院针灸康复科住院医师和芳。(丽江融媒记者 和琼 摄)
古城区人民医院。(供图)
大暑养生,心脾调护是关键。中医认为“心应夏,脾应长夏”,高温易致心火旺盛,让人烦躁失眠,静坐冥想可养心安神;湿热侵袭加上贪凉饮冷,易伤脾胃,出现头身困重、食欲不振,茯苓、山药等是健脾好物。同时,要注重清热祛湿,冬瓜、绿豆能清热,赤小豆、炒薏米可祛湿,饮食宜清淡,藿香茶、陈皮茯苓茶也能解暑湿。
2025年7月古城区人民医院举行“中医药文化服务月”下乡义诊服务活动。(供图)
运动上,选择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在早晨或傍晚进行,以微微出汗为宜,运动后及时补充温水,避免空调直吹。作息应“夜卧早起”,22:30—23:00入睡,6:00—7:00起床,中午小憩20—30分钟,睡前用40℃左右温水泡脚15分钟,可加艾叶助祛湿。
古城区人民医院针灸康复科住院医师和芳为患者敷贴三伏贴。(供图)
大暑还是“冬病夏治”的黄金期。依据“春夏养阳”理论,此时人体阳气充沛,适合调理冬季易发作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虚寒性关节病等。三伏贴是常用手段,古城区人民医院三伏贴从7月20日持续至8月28日,成人每次贴4—6小时,儿童30分钟至2小时,老人2—4小时。贴后轻微发红、小水疱属正常,严重红肿或破溃需及时处理。
古城区人民医院针灸康复科住院医师和芳为患者敷贴三伏贴。(供图)
过敏体质、孕妇等特殊人群不适合贴三伏贴,可通过饮食、温和艾灸等方式调理。随着立秋临近,健康人群可增食百合、梨等润燥,“冬病”患者要注重保暖,为秋冬健康打基础。
顺应自然,方能获得身心的和谐,大暑养生,顺时而为,才能平衡身心,为健康蓄力。
编辑/和琼
责编/李婧
终审/和丽星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