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浦与德宏陇川相距几千里,一段跨越山海的支教情,让他与这个云南西部边陲小城陇川留下了不解之缘,他用真情爱心点亮孩子们前行的道路,为边疆教育的发展尽心尽责。

张经暐老师,从教十七载,来自上海市青浦区东方中学,上海市语文教学能手、上海市语文教学之星,青浦区第五届至第八届名优教师,第四批沪滇教育协作的一名支教老师。
初到陇川时,风里裹挟的气息便给了他答案。“是陇川自由不羁的风,是风俗、是风貌、是风姿、是风采、是风度、是风骨,更是风华,是风中夹杂着农贸市场里嬢嬢带来的时令生鲜的清香,是四周青山雾气氤氲的清新,是领导同事嘘寒问暖的暖意,是勤劳的人们的‘衣冠简朴古风存’的风尚……让我感受到‘在陇川样样好’。”
他怀揣着对教育的赤诚来到陇川县民族中学。课堂上的惊喜从未间断,陇川的孩子们像璞玉,既有“从善如流”的诚恳,老师指出的问题总能及时改正;更有“向美而生”的灵气,他们将五彩服饰、剪纸、目瑙纵歌的风情写进作文,设计的电影海报里藏着对未来的奇思妙想。而“懂得感恩”的特质,化作办公桌上不断“结出”的泼水粑粑、羊奶果......这些朴实的“投喂”,成了对他教学最好的肯定。
支教的日子里,他常带着学生观看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动画电影《泼水节》《火把节》......让学生明白节日的来源和意义。国庆期间,他与其他支教老师加入目瑙纵歌的队伍,一同感受生命的律动。又在少数民族文艺演出中偶遇青浦区的《小刀会》舞蹈,海派文化和陇川风情在此刻悄悄交融。
教学的回甘总在细微处生长。从学生第一篇作文的千篇一律,到后来字里行间绽放的个性光芒;从课堂上怯生生的举手,到从容自信地讨论,再到考试中三次斩获单科第一,每一点变化都让他讲台下的付出有了重量。他渐渐懂得,教育的美好从不是单向输出,而是彼此在生命里共同种下的花。
在陇川,风是自由的,人是热忱的,教育是扎根泥土又向着阳光生长的。正如他对陇川县民族中学的寄语:“愿每间教室都有扎根泥土的教师,愿每节课都能长出自己的年轮。”
在陇川
样样都好
是山水馈赠的诗意
是人心凝聚的暖意
更是教育路上
他与孩子们一同成长的力量
来源:陇川融媒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