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腊县:科技种植促推稻旅产业惠及万户千家边民

2025-07-24 11:27:35 阅读量1554 字数1201

在春耕备耕的季节里,勐腊县举行过一场“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农业革新,在勐捧镇下中良村小组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走进田间地头,从水田劳作到旱播水管,为农技专家开展水稻种植技术培训,以科技为杠杆撬动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让稻谷种植技术普惠南腊河畔的万户千家边民。

筑牢乡野根基,夯实粮食安全防线

勐腊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夏云泰介绍“勐腊推广优质稻种、优化高效种植技术,每年种植季节会指派专业技术人员在田间地头全周期指导,2024年完成水稻5.66万亩种植面积超21994吨总产量的历史答卷。”他身后,修缮的114余公里的高标准农田沟渠蜿蜒伸展,将5万余亩高标准农田划分成绿色棋盘。勐腊县针对低产田块,创新实施“一宗一策”改造方案,联合村(社区)与种植大户科学制定“稻蔬轮作”种植目标,以网格化管理层层压实责任、落实惠农政策,发放涉粮相关补贴347万余元,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农户手中,真正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粮食安全战略目标。

赋能乡村发展,激活产业增效能

在勐腊镇曼庄村委会曼贺大米加工厂,机器轰鸣中飘散着新米的清香。“现在稻谷出田直接进厂,村民不愁销路。”勐腊镇曼庄村党总支书记岩崩扁捧起晶莹的米粒。这座日处理30吨大米的智慧工厂,让“傣乡甜谷”“傣乡软米”等多个本土品牌走出勐腊,走进景洪、昆明、北京、上海等地市场,农户年均增收7000余元的背后,是党总支领办合作社惠及农户743户“全兜底收购”的机制在护航。“在勐腊县10个乡镇52个村组(社区)成立合作总社销售有机肥后,我们购买有机肥每吨比以前便宜了100多元!”曼贺村村长岩坎冯笑眯眯的说。

勐腊镇探索“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模式,通过“党支部+企业+农户”联农带农机制,村民实现土地流转、务工就业、分红增收“三金叠加”,全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3.77%,产业振兴成果惠及勐腊万户千家。

稻旅融合,绘就田园振兴画卷   

“咔嚓”快门声在勐腊县勐腊镇曼庄村小组“田园综合体”间此起彼伏,游客在傣文化观景台上与稻田景观合影,稻田秋千上,儿童们的笑声荡开层层麦浪。“如今栽秧种田就栽出风景来了。”经营农家乐的玉香边制作凉拌黄瓜边说。“‘林韵赶摆’、稻田摄影季等活动,单日接待峰值突破5万人次,超50万人次的国内外游客感受‘傣韵悠长、稻浪翻金’的田园诗意。”曼龙代村党总支书记岩燕介绍。670万余元的文旅收入,不仅擦亮了勐腊县“滇境粮仓”的金字招牌,更探索出一条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乡村振兴新路径,实现“卖粮食”向“卖风景”“卖文化”转型。

正如勐腊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主要负责人所言:“勐腊不仅是‘稻花香里说丰年’,更是稻田从“产”的沃土深耕到“加”的科技赋能,从“销”路破局到“游”的稻旅融合,农民的笑脸在勐腊县万亩稻田间幸福绽放,这里是粮仓,是家园,更是勐腊各族边民安全生产、幸福生活的乡村沃野……”

来源:勐腊发布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