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年过花甲却精神矍铄的老者,退休前是满载荣誉的“老黄牛”,退休后是孩子们口中的“文爷爷”、家长们信赖的“领路人”,更是一位用脚步丈量关爱、以银发辉映朝阳的“护苗人”。
他就是62岁的文恩贵。
“用乡亲的话,解育儿的结”
架起家长的“连心桥”
文恩贵深知,再好的理念,家长听不懂等于零。他带领关工委积极创新,大力推行“汉语+民族语”双语教学模式,更有一招妙棋,请“自己人”讲贴心话。
他特别邀请德高望重的景颇族老领导和深受爱戴的傣族老干部,用他们的语言,将深奥的道理化作家长熟悉的乡音乡语,围着火塘细细解读。如今,112场这样既专业又贴心的双语家长培训开遍芒市,受益人数达6420人次。少数民族家长豁然开朗:“原来这样和孩子沟通更好!”“孩子的心思原来是这样。”“文主任请来的‘自己人’,句句说到了我们的心坎上!”一位傣族阿妈拉着文恩贵的手感慨道。
语言通了,心就近了,科学育儿的种子真正在民族村寨扎下了根。
“村看村,户看户,干部带好头!”
他点燃了基层的“护苗灯”
守护下一代,光靠关工委不够,要让整个村寨动起来,文恩贵精准锁定村里的“领头雁”——村组干部和妇女组长。“娃娃的事,不是小事,是咱村未来兴衰的根基!”他联合市妇联,跑遍11个乡镇,为这些“关键少数”量身定制培训课程。一场场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村干部们观念一新:“以前光顾着抓生产,现在明白了,育好苗子才是咱村长久兴旺的根本!”文恩贵播下的火种,点燃了基层干部心中那盏自觉的“护苗灯”,关心下一代逐渐成为许多村寨的共识与行动。
“小心愿,大温暖!”
他是百名孩子的“圆梦使者”
一个心仪的书包、一个崭新的篮球、一套彩色的画笔……这些看似平常的小物件,承载着山区孩子沉甸甸的期盼。文恩贵发起了“点亮微心愿”行动,自2024年起,120多名孩子藏在心底的小梦想被关工委和社会爱心人士实现。孩子们接过礼物时眼中闪烁的惊喜和绽放的笑容,是他最珍视的回报。
“不让一个娃娃感到孤单和无助”,是他心底最深的牵挂。每逢春节、中秋,他的脚步更勤了,带着米面粮油和温暖的鼓励,走遍13个乡镇(街道、农场社区),把组织的关怀送到困境孩子家中。2022年,他四处奔走呼吁,凝聚社会爱心,为困境孩子筹来30余万元“及时雨”。
“拉一把,扶一程!”
他为迷途少年点亮回归的灯
“走岔了路的孩子,更要有人拉一把,扶一程!”文恩贵推动关工委深度融入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他配合司法机关对40名触法少年进行帮扶,定期谈心、跟踪思想动态,努力为这些“迷途羔羊”照亮回归正途。为确保工作长效、专业,他积极协调,促成芒市检察院、未司办与专业社会组织携手,共同筑牢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网。
“帮他们走回正道,不仅是挽救一个孩子,更是挽救一个家庭,守护一方平安。”文恩贵说。
从巧破“语言关”到温暖“微心愿”,从发动“领头雁”到帮教“迷途羊”……文恩贵的退休岁月,是一条饱含智慧、温度与担当的“护苗”之路。岁月染白了他的双鬓,但62岁的他,依然步履铿锵,激情满怀,用不倦的步履和无悔的付出,在祖国西南边陲,深情谱写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篇章。
来源:德宏团结报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