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记录是个人和企业信用的体现,一旦出现问题,可能对工作生活造成不利影响。正因如此,诈骗分子常常以“修复征信”为幌子,实施诈骗。民警提醒,所有收费“修复征信”都是诈骗,唯有通过合法途径维护权益,才能守护好自己的“经济身份证”。
市民在中国人民银行丽江市分行咨询征信业务。(丽江融媒记者 和宝其 摄)
2025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丽江市分行征信管理科收到一份总行转办的投诉件。投诉人所在地为宁蒗县,但寄件地址却在省外,这引起了工作人员的警觉。“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这种情况很可能是代理投诉,或者是市民遭遇了‘征信修复’的代理骗局。”中国人民银行丽江市分行征信管理科的杨国斌分析道。
丽江市分行迅速与投诉人取得联系,通过面谈得知,投诉人与“征信修复”公司签订了《征信异议申请委托代理合同》,并支付了3万元“修复费”。“投诉人受到了‘征信修复’公司代理人的教唆。”杨国斌透露,“他们捏造了征信报告的使用范围,声称征信逾期记录会影响其子女的公务员政审。但在我们详细讲解后,投诉人终于认清了被欺诈的事实。”
丽江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侦查大队的大队长杨耀军也郑重提醒:“个人征信记录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统一管理的,任何个人都无权修改或删除。所以,那些以征信修复、洗白、铲除等为借口,收取费用进行征信修复的行为都是骗局。”
在中国人民银行丽江市分行与丽江市公安局的联动协作下,被骗钱款得以成功追回。据悉,今年上半年,丽江市涉及4笔“征信修复”代理维权的案件,涉及金额38000元。这些征信诈骗团伙往往通过社交媒体伪造成功案例,虚假宣传,以“不成功不收费”的诱饵吸引受害者上钩。有的还冒用当事人身份,要求办理新手机号供其代理维权使用,禁止当事人自行联系金融机构。 更严重的是,骗子往往会伪造材料、公章来“操作”,这不仅会损害当事人声誉,还可能让其背负法律责任。
“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采集、保存、提供的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 信息主体可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自行在线上提起。”面对这一系列的诈骗行为,中国人民银行丽江市分行征信管理科的罗英洁建议:“也可以到人民银行柜台或者涉及的金融机构网点提起征信异议,只需要带上身份证和信用报告就可以,征信异议不收取任何费用。”
市民在中国人民银行丽江市分行查询征信。(丽江融媒记者 和宝其 摄)
针对当前的经济犯罪形势,杨耀军提醒:目前,以创新股权众筹、数字货币、健康养老、消费返利等为名的经济犯罪案件持续高发。广大市民一定要提高警惕,坚决拒绝参与这些可能涉及诈骗的活动,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面对层出不穷的诈骗手段,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轻信、不盲从,通过正规渠道维护自己的权益。
记者/和宝其
责编/和真羽
二审/李 桥
终审/和红军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