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冰,2004年12月入伍,2006年12月退役,扎西镇小坝村党总支书记,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
夜色如墨,暴雨如注。7月8日夜间至9日凌晨,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袭击了威信这座宁静的小城,短时间内强降雨引发洪涝灾害。
面对骤然降临的严峻汛情,威信县迅速激活防汛“1262”预警叫应机制,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汛”为令,闻“汛”而动。扎西镇小坝村党总支书记杨冰带领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和党员群众,众志成城、并肩作战,在“敲门”叫醒、应急广播、“大喇叭”的传“汛”声中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守护防线,42户118名群众安全在风雨中得到全力守护,一个不少地转移到安全地带。
7月8日14时20分,冰雹橙色预警已让杨冰心头一紧,他便通过微信群和值班电话通知各村民小组关注雨情。当晚22时起,雨势陡然从小雨升级为暴雨、大暴雨。22时30分,雨水裹挟着泥石轰然冲进村民委员会办公楼。“糟了!”杨冰心头一震,来不及多想,一声怒吼:“快!挨家挨户喊人!”话音未落,他已带头一头扎进瓢泼大雨和未知的险境中。
杨冰在泥泞中挣扎着到村口捕捉到一丝微弱信号,立即将受灾情况向镇党委汇报。此时山路垮断,救援队伍一时无法抵达,唯有先自救。凌晨0点30分,杨冰迅速组织7名村干部、4名驻村工作队员、16名村民小组长组成3支自救队伍,挨家挨户“砸门”呼喊,拼尽全力引导村民向高处转移或上楼避险。同时,分组对村里切坡建房户、靠山靠崖、临坡临坎临沟等危险地段开展隐患巡排查。
“凌晨1点左右,杨书记他们浑身湿透冲进来,吼着‘快走,雨太大了,快带起娃娃准备转移。’”小坝村村民张安鹏回忆起7月9日凌晨的情景,声音仍带着一丝颤抖。此时张安鹏家中加上避险的邻居共有14人,如果转移不及时,后果不堪设想。
此刻,村中低洼地带积水已疯狂攀升。0.5米、0.8米、1.2米……黑暗吞噬了一切,通讯断绝,道路成河。
“眼看水位越来越高,担心洪水的同时也怕后面弃土场发生险情威胁群众安全,当时想到的就是边转移群众边打电话求救。”杨冰回忆当晚的情景说道。
凌晨1点30分,杨冰得知尚有3名70多岁老人因行动不便被困家中,第一时间安排村委副主任钱安宝带着2名驻村工作队员前往救援,1点40分左右,3名被困老人从洪水中被救出。
“雨太猛了,才两小时,两米多高的水墙就冲过来了。除了往楼上逃,根本没时间反应。”小坝村村民陈玮回忆里满是劫后余生的惊悸。
凌晨5点,小坝村坪上、中坝、湾头三个村民小组所在区域水位继续上涨,山洪来势汹汹,引发低洼地带洪水壅高险情,水域面积达6.85万平方米,树木折断、电杆倾覆……村庄已被洪水彻底围困。面对不断上涨、随时可能吞噬一切的洪水和山体滑坡的致命威胁,杨冰带着“救援队”在齐腰深的冰冷洪水和漂浮的杂物中艰难跋涉,手电筒微弱的光束,成了黑暗汪洋中唯一的希望航标。他们用身体作路标,用臂膀当舟桥,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被淹没的路基,背负着老人,怀抱起孩童,在泥泞和激流中一次次往返。
“外面什么情况都不知道,杨书记一直喊‘别怕,有我们在!’”小坝村村民吴定元的话语里浸透着对这群“守护者”的无限信赖。
在初步转移25户56人后,杨冰没有丝毫喘息,带领小坝村民委员会副主任钱安宝、监委主任卓家顺、村民委员会“三合一”干部张安贵等人再次逆流深入险境。
“刚走到村中间,齐头高的洪水‘轰’地就砸过来,我们手挽手都被冲散,水漫到腰了。”钱安宝的讲述重现了那惊心动魄的一刻。“当时只能分头搏命前行,依靠手电筒的光亮在高处明灭,确认安危和转移的方位。”他继续说道。
凌晨5点30分左右,天光未明,县、镇救援队伍抢通道路后赶赴现场。皮划艇、铲车化身为“生命方舟”,劈开浊浪,开辟生路,分批救援被困群众,安全转移至花家坝小学临时安置点。
而连续奋战超10小时、早已精疲力竭的杨冰,转头蹚着没膝的泥浆,将一名79岁受伤老人稳稳背行一公里送上救援车。未及喘息,他转身又扑回汹涌的洪水中,奋力救起一位仅剩头部露出水面的77岁老人。当老人安全转移,杨冰满身泥泞的身影,又一次决然地扎进了救援队伍中。随着最后一名受困村民安全抵达安置点,小坝村42户118名被困群众全部转移避险,村庄33户民房被淹没,因叫醒叫应到位、转移处置及时,无人员伤亡。
“看到救援队伍进村,我们就看到希望了,当时,杨书记不管不顾的一头扎进队伍就跟着他们去了。”张安贵动情地说。
洪水虽退,惊魂未定。安置点内,彻夜未眠的杨冰双眼布满血丝,却依然寸步不离地守护在村民,尤其是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年幼的孩童身边。他沙哑着嗓子反复叮嘱安全,面对感激,只留下一句朴实无华却重如千钧的话:“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杨冰、钱安宝、卓家顺、张安贵等基层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用无畏的身影筑起冲不垮的堤坝,用滚烫的热血温暖冰冷绝望。他们临危不惧,挺身而出,以命相搏,生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如山使命。干群同心、共克时艰的血肉深情与钢铁意志,不仅守护了小坝村的生命线,更是在洪水侵蚀中,矗立起一座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他们用最果敢的行动,书写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爱精神最滚烫的注脚,证明了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迸发出守护万家灯火的磅礴伟力!
来源:昭阳区融媒体中心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