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有联动·促农增收】镇康军赛:“稻+鱼”种养新模式,一田双收富农家

2025-08-07 15:06:23 阅读量1803 字数747

盛夏时节,走进军赛民族乡,南汀河畔万亩良田金黄与翠绿交织,沉甸甸的稻穗随风摇曳,稻田深处鱼儿欢跃,一幅“稻鱼共生”的生态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近年来,军赛民族乡推广“稻+鱼”综合种养模式,不仅实现粮食稳产,还让村民多了一份“渔”利,走出了一条绿色增收的新路子。  

清晨,军赛民族乡忙吉利村的田野笼罩在柔和的晨光中。村民李健太和乡亲们赤脚踏入稻田,弯腰捞起肥美的罗非鱼和鲤鱼,水花四溅间,欢笑声此起彼伏。“今天刚捕了700多斤鱼,商贩直接到田头收购,稻子也快收割了,以前种稻只够填肚子,现在水里还能‘游’出钱来!”李健太擦了擦汗,脸上写满喜悦。 

不远处,收割机轰鸣作业,金黄的稻谷如瀑布般涌入粮仓,几位老农蹲在田埂上,捻起几粒稻谷细细端详,露出欣慰的笑容:“这米粒饱满,和三十年前一样香!” 

“稻+鱼”模式不仅让村民腰包鼓起来,还形成了良性的生态循环。鱼儿吃掉稻田里的害虫和杂草,减少农药使用;鱼粪成为天然肥料,促进水稻生长。军赛民族乡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人介绍,今年示范区150亩稻田产出生态稻花鱼4750公斤,仅渔业收入就达11.4万元,而“老鼠牙”“南汀河软香”两个优质稻米品种产量超7.5万公斤,产值37.5万元。 

军赛民族乡的创新实践是镇康县推动农业现代化的缩影。当地通过技术培训、品牌打造和市场对接,让“稻+鱼”模式惠及更多农户。村民们算了一笔账:与传统单一种植相比,综合种养每亩可增收2000元以上。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这一行列,绿色发展的“金钥匙”正打开乡村振兴的新大门。 

稻香鱼肥,产业兴农。镇康县军赛民族乡的“稻+鱼”模式,不仅书写了生态与经济双赢的生动篇章,也为山区农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来源:边美镇康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