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万字+202幅图 《舍不得的丽江》全景呈现丽江

2025-08-31 14:29:46 阅读量2850 字数1629


8月28 日,由市委宣传部、市委政研室、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主办,市图书馆承办的《舍不得的丽江》新书首发暨捐赠仪式举行。文化界学者、媒体代表、文旅从业者与热心读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部镌刻丽江山水与人文的著作正式与公众见面。


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周开举向图书馆捐赠《舍不得的丽江》。(丽江融媒记者 吕坤钊 摄)


一书览尽丽江:五维篇章定格 “舍不得” 的深情


“捧起这本书,油墨香里飘着的是玉龙雪山的凛冽清风,是丽江古城的五花石板韵,是泸沽湖的粼粼波光。” 丽江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张勇在仪式上致辞,用诗意的描述揭开了《舍不得的丽江》面纱,开启了一封邀请世界“读懂丽江”的请柬。这部凝聚心血的作品,以12.5万字的细腻文字和202幅高质量图片,从 “天地、历史、人们、生活、未来” 五个维度,为丽江绘就了一幅立体全景图。


“天地舍不得的丽江” 篇章,是大自然馈赠的礼赞 。书中不仅展现玉龙雪山的巍峨、泸沽湖的澄澈、老君山的丹霞奇观,更暗藏丽江文旅的生态根基;依托雪山打造的登山观星项目、围绕泸沽湖的环湖骑行与摩梭文化体验,让 “生态保护 + 慢生活” 的理念跃然纸上。“历史舍不得的丽江” 则循着时光脉络,从白沙壁画的民族艺术魅力,到束河古镇 “古道铃声远” 的马帮文化复原,再到长征主题研学线路的红色基因传承,让读者触摸到丽江 “有深度、有温度” 的历史年轮。


出版方代表分享了成书过程中的心得与后续推广计划。(丽江融媒记者 吕坤钊 摄)


更动人的是 “人们舍不得的丽江” 与 “生活舍不得的丽江” 两个篇章里的烟火气——纳西族打跳的欢腾、东巴文书写的古朴、古城民宿 “日听风吟,夜观星落” 的静谧,这些细节精准捕捉了丽江 “生活即风景” 的美学,恰是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最生动的丽江注脚。而 “未来舍不得的丽江” 篇章,则勾勒出 “保护优先、创新发展” 的蓝图 —— 守护雪山湖水的洁净,推动东巴文化活态传承,融合康养、研学、数字文旅的新业态,让 “舍不得” 的情感延续至未来。 


众声赞丽江:从学者到从业者,在书中遇见初心与共鸣


丽江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韩敬源教授分享时,他将《舍不得的丽江》比作 “能唤醒初心的文化密码本”,带着20年的丽江情愫,格外动人。“20年前的此刻,约莫也是8月,我背着旅行包来到象山脚下、黑龙潭畔的丽江教育学院(现为丽江师范学院)入职。细雨扫过满城绿如翡翠的行道树,丽江坝藏在如玉带飘移的白云里,一首忧伤的纳西情歌穿过古城小巷,我当时就惊叹:‘这是人间仙境,是我诗意栖居的地方!’这一留,便是20年。”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获得者、“全国金牌导游” 张宇的分享,带着一线文旅人的真切感。“我带团10年,总被游客问‘丽江最该舍不得什么’,这本书给了我最贴切的答案。” 他笑着说,书中跟着本地人逛丽江的理念,与自己坚持的 “体验式导游” 不谋而合,“游客常记得古城的五花石板,却未必懂石板下藏着的生活美学 ,书中写的学东巴文、参与纳西打跳,让游客从‘看风景’变成‘过生活’,这才是‘舍不得’的核心,也是我想带游客找到的丽江。”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金牌导游”张宇结合从业经历作读后感分享。(丽江融媒记者 吕坤钊 摄)


出版方代表、云南出版融媒体有限责任公司的李晓佳,分享了成书背后的故事:“走访了10余个极具韵味的传统村落与特色区域。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促膝长谈,听他们讲述指尖技艺里流淌的光阴故事;和当地居民围炉而坐,感受寻常巷陌中升腾的人间烟火;同文旅从业者深入交流,挖掘古城旧韵背后的创新密码。我们不想只做一本‘风景画册’,而是要把丽江的魂装进去,让读者翻开书,就像摸到了古城的石板,闻到了雪山的风,听见了巷子里的纳西歌谣。”


主办单位向热心读者代表赠送《舍不得的丽江》。(丽江融媒记者 吕坤钊 摄)


fd96cb5a6861daa48be3277fbf912a9d.gif

记者/吕坤钊

责编/李映芳

二审/和众学

终审/谭元怀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