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昆明8月29日电 云南“三农通”高原特色农产品展销——弥勒专场直播活动29日走进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福城街道章保社区小河边居民小组。助农直播间内,电商主播带领观众云游玫瑰花田,体验民族文化,感受七夕浪漫氛围,让当地特色玫瑰产品走向千家万户。
直播活动现场(2025年8月29日摄)。
“这款玫瑰醋采用了传统醋发酵工艺与玫瑰花瓣共酿的技术,既保留玫瑰芳香,又融合醋的酸味,口感酸甜清爽。”镜头前,主播一边推介冻干墨红玫瑰茶、玫瑰醋、玫瑰花皂等各具特色的产品,一边讲解采摘要领:“一朵玫瑰花包含花冠和花蕾,半开的玫瑰花冠只能在凌晨3点-5点采摘,量少而珍贵。”网友纷纷下单,选购心仪的农特产品,直播间观看人数3900余人。
从玫瑰鹊桥到特色民宿,从玫瑰加工厂到千亩花田……随着镜头的推移,云南“三农通”助农直播不仅推动小河边居民小组丰富多样的玫瑰制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拓宽村民增收渠道,更让当地的生态资源、乡土温度和旅居魅力得以展现,成为可看、可尝、可感、可及的“诗与远方”。
主播推介玫瑰花产品(2025年8月29日摄)。
2013年起,小河边居民小组立足水利、土壤、气候优势,采取土地“返租倒包”形式推动鲜食玫瑰种植,随着种植规模扩大,成立村集体公司,与企业合作,在单一的食用玫瑰基础上进行深加工,带动90余户家庭微工厂开发了玫瑰茶、玫瑰酱、玫瑰醋、玫瑰精油等一系列深加工产品,年产值达1.2亿元。
“自从种了这玫瑰花,村里家家户户都富起来了。我在车间计件,多劳多得,收入比较稳定。工作时间灵活,方便照顾家中老人和小孩,生活越来越好!”直播间内,玫瑰加工工厂的工人车翠笑着与观众分享乡村蝶变带来的幸福生活。如今,小河边居民小组玫瑰产业已从13户60余亩发展至210余户3500余亩,建成92个玫瑰花加工点。依托玫瑰产业优势,该村着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推动农旅融合,培育了餐饮、民宿等丰富多彩的旅游业态,吸引外地游客从“打卡式旅游”向“沉浸式旅居”转变,走出了一条特色种植、群众增收、乡村增色的振兴之路。
云南“三农通”涉农信息服务于2005年推出,在全国首创“地方政府‘零’基础性投入、借助社会力量为农民提供免费优质信息服务”的涉农信息化扶贫模式。在云南省委农办的牵头协调下,由新华社云南分社、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和云南省农科院联合组建涉农信息联络员队伍、农科专家队伍和信息编辑队伍,形成了短信、电话、图文、视频和直播“五位一体”全媒体服务体系。
2024年10月起,云南“三农通”创新服务形式,与云南移动、咪咕视讯科技公司联合策划开展助农电商直播,精选云南乡村特色农货,通过“咪咕视频”平台深入乡村实景直播,带动高原特色农产品销售和地区文旅特色宣传,助力拓宽“云品出滇”渠道。
今年4月,云南“三农通”启动数智5G信息服务平台,并于8月开启“信息+直播+大数据”融合服务新阶段。此次弥勒专场直播活动通过展示乡村新貌,持续探索“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良性循环,为乡村振兴增智添力。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云南频道
责编/和真羽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