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白露抒怀

2025-09-14 10:16:19 阅读量5999 字数811


白露抒怀


李梦游(永胜县)


秋风转凉,又到了白露节气。今年的白露节气从农历七月十六日开始,当晚的月亮分外圆,真应了杜甫的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说到“白露”这个词,有一种凉凉的秋意涌上我的心头,思绪也就像大雁一样,在秋日的天空里飞翔。


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文人雅客吟诵过白露节气,写下无数关于它的诗歌。李白的“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元稹的“露沾蔬草白,天气转青高”,秦观的“凭栏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等,或将白露与秋月相衬,营造出空灵、悠远、寂寥的意境;或感慨自身衰老,记录农家的丰收景象;或抒发对往昔的追忆与惆怅。


《诗经·蒹葭》中的诗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借白露时节抒发对“伊人”的执着追求及求而不得的怅惘。“蒹葭”指芦苇,是秋天里常见的一种植物。


程海边的芦苇总是让我迷恋。早晨起来漫步,秋风已起,稻谷距离收割还有几天时间,放眼望去,整个田野一片金黄。周围的群山经过雨水的滋润,披上了深绿色的衣服,白云悬挂在山腰或笼罩在山顶,越发衬托出白云的白、青山的青。


芦苇。


晨雾还未散尽,程海边成片的芦苇秆直直挺立,多数高过人头,淡绿的嫩茎与褐黄的老秆交错,中空的秆身泛着细弱的光泽,海风掠过便齐刷刷地弯下腰,然后借着韧性轻轻弹回,和程海的涛声相互呼应。


芦苇细长的叶片如被裁剪过的绿绸,有的还沾着露珠,风一吹就滴进土里。有些芦苇的叶片已染了浅黄,边缘卷着细微的弧度,垂在秆间像一道道柔软的帘幕。


芦苇的花穗在刚开时是淡紫的,到了白露节气,它们大多呈白色,一丛丛聚在秆顶,远看像铺了一层雪。风过时,细碎的花絮飘离秆身,打着旋儿漂向远处,与晨光叠在一起。偶有水鸟从芦苇丛中掠过,惊得叶尖的露珠簌簌落下。


太阳渐渐升起,程海闪着金黄色的波光,周边的芦苇愈发美丽。


白露节气中多了凉意,但我的心里充满温暖。


图片由周侃摄。





编辑:白   浩

校对:张小秋

二审:和继贤

终审:郭俊燕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