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中国,江山如画;繁忙的展会现场,人潮涌动。
9月5日、8日和10日,习近平主席分别向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和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致贺信,表达中国愿同各方一道,携手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共创繁荣发展美好未来的决心。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将自身发展置于人类发展的坐标系中,主动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积极融入全球经济浪潮。
犹记2017年1月17日,习近平主席首次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他在年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时明确表示,“融入世界经济是历史大方向,中国经济要发展,就要敢于到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
时至今日,世界银行原行长金墉每每回忆起习主席的这段演讲,仍感慨万千。他说,我完全赞同并多次引用习主席这个看法。在全球化时代,各国都不能闭关自守,都要遵守规则。
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到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在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从不断呛水到学会游泳,从尾随跟游到勇立潮头。事实充分证明,“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是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下的发展真谛。
在开放进程中,开放推动改革的案例不胜枚举。
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东来到日照港。在这里,“大国工匠”张连钢讲起自己从“受气”到“争气”的经历。
10多年前,他为了提高码头自动化水平,带领团队出国取经,“到欧洲的自动化码头参观,人家都不让下车拍照”。
回国后,张连钢立志要建中国人自己的自动化码头。他带领团队一路披荆斩棘,攻克重重难关,成功实现软硬件设备全部国产化,还将先进技术推广至“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如今,连欧洲的港口都慕名而来,邀请他们前去“传经送宝”。
“你们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从中,我们应当坚定一种信念,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一定可以成功。”总书记感慨地说,“我们要从大国走向强国,肯定要过这一关,走自主创新的道路。”
在浪潮中学会游泳,激流勇进、矢志创新,中国企业勇闯世界市场的汪洋,一路乘风破浪,奋勇前行。
在太平洋的东岸,秘鲁钱凯港一片繁忙。作为中秘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项目,钱凯港的启用将秘鲁至亚洲的海运时间从35天缩短至25天,现已成为南美洲最重要的海运物流枢纽之一。
在巴尔干腹地的塞尔维亚,中国企业接手一度陷入困境的斯梅代雷沃钢厂后,引入多项技术和管理制度,仅用不到1年时间就扭转了钢厂连续7年亏损的局面。
…………
从商品“出海”到技术“出海”,再到管理制度“出海”,中国企业不仅借助“花式游泳”,扩大了国际市场份额,还通过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等平台,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发展,提升了整体竞争力和资源配置效率,在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越游越快。
近年来,世界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关税风暴来袭,个别国家筑高墙、设藩篱,阻止中国深度融入世界市场。
但在习主席看来,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是回避不了的。想人为切断各国经济的资金流、技术流、产品流、产业流、人员流,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
思想指引方向,道路决定未来。
从黄浦江畔到南海之滨,一场场大型展会和论坛接踵而至。世界听到中国鲜明的政策宣示:“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从“海陆空”立体运输网络建设到跨境电商的海外仓储布局,完善的基础设施助力中国货物畅达全球。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获准设立至今,2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覆盖东西南北中,以不到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贡献全国约五分之一的进出口总额。
从3A游戏《黑神话:悟空》到现象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再到风靡全球的“拉布布”潮玩,一个又一个中国原创IP以蓬勃的创新活力扬帆出海,在全球文化消费市场上掀起强劲的“东方潮”。
2025年前8个月,中国货物贸易延续平稳增长态势,进出口总值29.5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在刚刚闭幕的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来自123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多个政府机构及工商企业团组参会,签约各类投资项目1154个,计划总投资6440亿元。
不惧巨浪暗流,直面各种挑战,方能在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乘长风,破万里浪。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策 划丨李珊珊
编 辑丨李丹
视 觉丨颜妮
校 对丨蔡纯琳 鲁杨 毛长志 任佳
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