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洪经济眼丨嘎栋街道:稻花鱼跃生态田 乡村振兴绘锦章

2025-09-16 16:44:45 阅读量1534 字数1046

稻浪翻涌,鱼儿嬉戏,生机盎然。嘎栋街道积极探索“稻鱼共生”生态农业模式,以创新为笔、生态为墨,在曼点村委会回老小寨村小组绘就了一幅“稻香鱼肥、瓜果飘香”的现代农业新画卷。

生态种养双丰收 脱贫成果再巩固

今年6月,在景洪市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嘎栋街道以回老小寨村小组为试点,启动了84亩稻花养鱼示范项目。项目聚焦10户脱贫户,通过“稻鱼共生”模式实现“一田双收”。

“稻鱼共生”是一种将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嘎栋街道充分利用当地优质的自然资源,在稻田中养殖稻花鱼。稻花鱼以稻田中的杂草、害虫为食,其粪便又为水稻提供了天然肥料,实现了水稻和鱼类的和谐共生。这种模式不仅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还增加了稻田的综合产出效益。据了解,“稻鱼共生”模式下,每亩稻田综合收益预计突破5000元,较传统种植增收近一倍。

嘎栋街道还引导农户利用田埂空间种植山黄瓜等经济作物,通过“空中挂果、水中养鱼、田里长稻”的立体种植模式,让每一寸土地都成为“聚宝盆”。“以前单种水稻,一亩地收入不到2000元。现在稻田里养鱼,田埂上种山黄瓜,收入翻了一番!”脱贫户娜四站在金黄的稻田边,看着水中游弋的鱼群喜笑颜开。

养殖模式再创新 激活产业新动能

嘎栋街道稻花养鱼示范项目创新采用“双鱼混养”技术,投放1.6万尾罗非鱼与鲤鱼鱼苗。罗非鱼适应性强、生长迅速,鲤鱼则以肉质鲜美著称,二者形成优势互补,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嘎栋街道农业技术员全程跟踪指导,通过水质监测、密度调控等科学手段,确保鱼苗成活率达95%以上。

“看这水质清澈见底,稻花飘香,正是养鱼的好地方!”嘎栋街道农服中心负责人介绍,回老小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项目取得成功奠定了基础。通过“稻鱼共生”系统,每亩稻田可减少面源污染约30公斤,真正实现了“生产生态两相宜、增收增效双丰收”。

示范引领见成效 乡村振兴添动能

近日,在娜四家的稻田里,技术人员开田查看了鱼群长势。虽然部分鱼苗尚在生长期,但健硕的体态已让农户对两个月后的丰收充满期待。

“项目实施以来,已吸引周边3个村寨30余户农民前来观摩学习,带动新增稻田养鱼面积超400亩。”据介绍,“嘎栋模式”的成功实践,为辖区农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随着“稻鱼共生”产业的发展,下一步嘎栋街道将充分挖掘农业的生态、文化和旅游价值,以“生态+产业”融合发展思路,积极推动农旅融合发展,通过举办“稻花鱼节”等特色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稻田抓鱼、品尝稻花鱼等乡村乐趣。

来源:景洪发布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