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阳光漫过茶房乡南挖河村的坡地茶园,茶树行间的种植沟里,饱满的魔芋种排得整整齐齐。茶农们握着锄头弯腰耕作,汗珠滚落在地上,脸上却挂着藏不住的笑——每一锄落下,都像是在这片曾受干旱困扰的土地上,敲响了增收希望的节拍。这里正在进行的“茶叶+魔芋”套种,正是茶房乡探索农业创新的生动实践。
南挖河村的茶园多分布在山坡旱地,冬末到夏初的旱季里,缺水少肥一直是茶农的“心头愁”。这时候的茶树正需水养促生长,可缺乏灌溉条件的茶园,总让茶叶的品质和产量打折扣。如今,这份困扰有了破解之法:临沧市茶叶研究院携手云县地方产业服务中心,把“茶叶+魔芋”套种技术送到了田间地头。
这技术像把“金钥匙”,一下打开了山地茶园的发展困局。高高挺立的茶树为喜阴的魔芋撑起“遮阳伞”,魔芋富含水分的薯体又像无数个“微型蓄水池”,悄悄锁住土壤湿气,一遮一蓄间,竟把山坡茶园的干旱难题化解了。对茶农来说,这不仅意味着能收获往年一样优质的茶叶,还能多收一茬魔芋,真正实现“一地双收、一季双赚”。
向家组的试点田里,10亩古茶园、20亩连片茶园成为了这场创新实践的舞台。临沧市茶叶研究院早早送来种子、肥料等物资,给项目备足了“家底”;云县地方产业服务中心的技术员蹲点田间,翻地的深浅、下种的间距、施肥的时机,都手把手教给茶农。大家学得认真、种得仔细,锄头起落间,把科学种植的模样,一点点画在了茶园里。
科技扎根田间,创新才能结出硕果。南挖河村的“茶叶+魔芋”套种,就像一颗扎了根的希望种子,正顺着山坡茶园往上长。茶房乡将持续探索绿色高效种植模式,让山区的土地焕发新生机,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新道路。( 李泉盈 刘建红)
来源:云县融媒体中心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