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九月,丝路弦歌再起,绿茵梦想重燃。当"一带一路·2025第二届'天雨流芳'丽江青少年足球邀请赛"的号角在雪山脚下吹响,来自四海的目光再次聚焦这座古城。这不仅是一场体育竞技的盛会,更是一张以足球为媒的文旅请柬。
让我们跟着赛事去旅行,开启一段舌尖之旅,在沸腾的呐喊与静谧的时光交错中,读懂何为"舍不得的丽江"。

天光微亮,丽江古城在食物的香气中缓缓苏醒。忠义市场里,经营了几十年的一家鸡豆凉粉摊前已经排起长队。平底锅上,用本地鸡豆磨制的浆液正滋滋作响,渐渐煎成金黄色的圆饼。老师傅手法娴熟地将凉粉切成小块,浇上自家秘制的蘸水:辣椒油、花椒粉、蒜泥、香醋,最后撒上一把葱花。外酥里嫩,香辣开胃,配上一碗浓香的酥油茶,便能品尝到纳西人家最地道的早餐。
(图源:古城之窗)
沿着光义街往南走,不远处的阿婆腊排骨店已然座无虚席。土陶锅里,腌制风干一年的腊排骨正与鲜嫩的藕片、清甜的玉米在高汤中共舞,大家围炉而坐,便可就着蘸水品尝咸香可口的美味。若是赶早,还能看到店家在院子里晾晒排骨的场景,这是丽江独有的风景。
(图源:微丽江)
如果喜好甜食,五一街的纳西粑粑店是不可错过的选择。炭火烤制的粑粑外皮酥脆,内里软糯,有红糖、玫瑰、火腿等多种馅料。刚出炉的粑粑捧在手里,热气透过纸袋温暖着掌心,咬一口,甜香满溢,仿佛整个秋天的美好都在这一口之中。
(图源:丽江读本)
日头当空,古城的纳西餐馆渐渐热闹起来。在七一街的纳西人家餐厅,老师傅正在准备传统的纳西烤鱼。选用鲜活的金沙江鱼,从背部剖开,用十几种香料腌制后慢火烤制。待外皮酥脆,浇上由泡菜、花椒、香菜等制成的酱汁,酸辣鲜香,令人食欲大增。

(图源:微丽江)
若是人多,不妨提前预订一桌"纳西三叠水",这是纳西族最高规格的宴席。第一叠为茶水席,奉上丽江雪茶、普洱茶等几种茶饮,配以蜜饯、瓜子等茶点;第二叠为酒水席,送上窨酒、青梅酒等酒水,佐以凉拌菜、香肠等下酒菜;第三叠才是正席,八道热菜依次上桌,包括纳西火锅、八宝饭、山珍菌菇等,寓意着吉祥如意。

(图源: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午后时分,最适合在束河古镇的咖啡馆小憩。丽江特有的高原咖啡豆经过精心烘焙,散发出独特的坚果香气。坐在二楼的露台上,点一杯手冲咖啡,配上一块现烤的鲜花饼,看古镇里人来人往,任时光缓缓流淌。若是喜欢茶饮,则可以在古镇内随处找一家茶馆,品尝生长在玉龙雪山上的野生雪茶,清香淡雅,回味甘甜。
(图源:微丽江)
华灯初上,古城的夜晚被美食点亮。四方街周边,小吃摊陆续支了起来。烤饵块的摊主熟练地将米浆制成的饵块放在炭火上烤至鼓胀,然后切开夹入洋芋丝、豆芽、肉末等馅料,抹上特制辣酱,一个热气腾腾的丽江"汉堡"就做好了。不远处,烤乳扇的摊子前围满了游客,奶香混合着玫瑰酱的甜香,在夜空中飘散开来。
(图源:微丽江)
想要体验更地道的丽江风味,可以前往金甲市场的夜市。这里有一家开了二十年的杂锅菜摊。老板娘将排骨、火腿、土豆、南瓜、玉米等食材放入铜锅中慢慢炖煮,汤鲜味美,营养丰富。和三五好友围坐在小桌旁,品尝着暖心的炖菜,听着周边纳西人家的谈笑声,便能感受最真实的人间烟火气。
(图源:微丽江)
丽江的美食故事,不仅写在菜单上,更镌刻在每一道菜肴的独特风味里。从清晨的第一碗鸡豆凉粉,到午间的纳西烤鱼,再到夜晚的杂锅菜,每一口都是与这座城市的对话,每一次品尝都是与丽江文化的相遇。
丽江的味道,是时间沉淀的味道,是多民族融合的味道,更是生活本真的味道。让我们在观赏“一带一路·2025第二届‘天雨流芳’丽江青少年足球邀请赛”精彩赛事的同时,也能通过味蕾深入这座古城的文脉,让丽江的舌尖记忆成为旅途中最温暖的珍藏。赛事与美食相遇,青春与古城共鸣,这必将是一段“舍不得的丽江”美好回忆。
来源/“丽江市教育体育局”微信公众号
责编/李映芳
二审/和众学
终审/张卫国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