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昆明9月20日电 (记者徐前)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记者走进云南应急广播省级平台。作为国家应急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急广播系统在云南特殊地理与地形条件下,承担着灾害预警、防灾科普等关键任务。随着体系建设持续推进,近年来,云南强化网络安全防护,通过制度完善、技术升级、协同防御、实战练兵等多维度举措,构建起“制度保障、技术支撑、实战检验、全员参与”的安全防护体系,为全省应急广播系统安全高效运行保驾护航。
云南应急广播省级平台。云南应急广播省级平台供图
构建“全信创+多端贯通”运行格局
云南应急广播省级平台2023年10月启动建设,2024年12月建设完成后实现高效运转,为全省应急广播系统网络安全筑牢“核心底座”。
该平台核心系统部署于云平台,采用全信创架构;其余关键系统部署在本地中心机房。平台已实现与国家平台、16个州市及129个县级平台的纵向贯通,以及与应急、气象等7家信息发布部门的横向联通,通过互联网专线链路联接,实现“云上+云下”协同布局。平台统筹监测管理全省应急广播资源与信息播发,为体系安全运行提供关键支撑。
多维度防护举措落地
云南应急广播省级平台严格遵循国家信息安全标准,从制度、技术、链路等方面入手,构建全流程、立体化网络安全防护体系。
在制度方面,平台制定并落实《云南应急广播省级平台网络安全管理规定(试行)》《云南省应急广播省级平台口令安全管理规定》等6项制度,明确平台安全责任主体与技术运维责任人,实现“有人管、管得住”的闭环管理。
平台按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标准设计建设,每年定期开展三级等保测评与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确保防护体系符合国家规范。
云南应急广播省级平台云平台通过入侵检测防御、漏洞扫描、堡垒机、日志审计等技术手段保障服务器安全;本地中心机房部署防火墙、综合日志审计系统、网络防病毒系统等设备,满足日常安全需求,形成“云上防护+云下加固”的双重屏障。
此外,系统全面应用国产密码技术,实现核心业务系统身份鉴别、访问控制,保障应急广播消息的完整性、真实性与不可篡改性,所用密码设备均具备国家密码管理局商用密码检测中心认证证书,从技术根源筑牢安全防线。
构建“预警—监测—处置”全链条体系
云南应急广播省级平台打破部门与层级壁垒,通过机制建设、技术赋能、团队支撑,打造协同联动的网络安全防御格局。
云南省广播电视局建立网络安全预警共享机制,通过内部专用渠道实时转发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信、公安等部门的预警信息及自主监测发现的隐患,全年共享预警百余条次,提升风险感知与快速处置能力。
该局联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二八一台建成云南省应急广播网络监测监管系统,每日实时扫描全省146个各级平台的开放端口与漏洞情况,提供修复建议;通过多轮全覆盖排查,建立漏洞台账清单,已实现中高危风险漏洞“动态清零”,推动漏洞治理从“事后补救”转向“事前预防”。
云南省广播电视局成立由65名技术骨干组成的网络安全技术保障工作组,2025年1月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专项整治,分组实地排查全省平台;省市县三级全面部署虚拟专用网络(VPN)设备,进一步收敛互联网暴露面,提升传输安全保障能力。
锻造安全防护“硬实力”
此外,云南应急广播省级平台以实战演练检验防护成效,以全员培训强化安全意识,全面提升应急广播系统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云南应急广播省级平台在2025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及云南省委网信办组织的网络安全攻防演练中作为被攻击目标系统,云南省广播电视局安全播出监测中心通过加强值班值守、完善应急预案、强化监测,均未被渗透突破;同时选派技术骨干加入“云岭网安2025”攻防演练攻击队,从攻击者视角排查系统薄弱环节,双向提升防护水平。
通过系列举措,云南省应急广播系统网络安全防护成效显著:各级平台弱口令问题全面整改;高中危漏洞从2024年10月的100余个降至2025年2月起的“动态清零”。在2025年应急广播服务防汛救灾专项行动中,全省应急广播系统安全播发暴雨、地质灾害等预警信息2900余条,助力10万余人次转移避险,相关工作获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及云南省委、省政府肯定。
下一步,云南省广播电视局将持续优化网络安全防护措施,紧盯技术趋势与风险变化,完善监测监管机制,强化队伍建设,确保应急广播系统始终安全高效运行,为全省灾害预警、防灾科普提供更坚实的网络安全支撑。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