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市海畔“电”亮生态新画卷

2025-09-23 14:59:00 阅读量2730 字数1820


近年来,南方电网云南丽江玉龙供电局拉市供电所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践行“两山”理念,通过智能电网建设、清洁能源推广和优质供电服务等举措,助力拉市海实现生态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


拉市海湿地作为云南省首个以“湿地”命名的省级自然保护区,素有“鸟类天堂”的美誉,这里不仅是众多候鸟的越冬栖息地,更是维系区域生态平衡的重要屏障。近年来,伴随周边农业与旅游业快速发展,电力需求持续增长,湿地保护与地方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工作人员线路巡检。(供图)


政企协同优化电网,护航拉市海湿地保护与绿色发展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拉市供电所深化政企协同,通过优化电网布局,提高供电可靠性,助力湿地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


前期,拉市供电所成立专项工作组,全力配合政府拆除核心区违章建筑,做到“房屋拆除一户、电表销户一户”,全程无电力安全隐患,保障违建拆除顺利推进,助力政府提前完成核心区生态环境整治。


中期,联合政府部门多次开展现场勘查,完成打渔村片区10千伏电杆67基、400伏电杆72基及6.93千米导线的全部入地改造,避免线路电杆穿越鸟类栖息地与重要生态区域,减少电力设施对湿地景观的干扰,实现生态与电力供应的和谐发展。


 后期,积极申报基建项目,推动10千伏打渔村线投运。拉市供电所将拉市海片区原故障停电时间长、单电源单辐射线路,改造成可转供、可自愈的双电源智能电网,实现故障自动隔离、快速复电,既为周边村落、农田、旅游设施提供稳定电力,也促进当地绿色产业发展。


推广绿色能源,打造低碳生活新图景


拉市供电所以清洁能源推广和充电设施建设为抓手,推动绿色能源从政策落地到民生普惠。


工作人员线路巡检。(供图)


一方面,通过营业厅光伏政策公示、宣传册发放等,以“算细账、解流程、优服务”模式激发居民和企业安装分布式光伏的积极性。针对居民,用通俗语言讲解“装光伏能省多少钱”“手续怎么办”,开设绿色能源报装“绿色通道”,提供从现场勘查、方案设计到并网验收的“一站式”服务,缩短项目落地周期;针对企业,结合电网摸底排查升级配电设施,提升电网对光伏电源的承载能力,破解“发电送不出”的技术瓶颈。另一方面,聚焦绿色出行需求完善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公共充电服务上,促成3个南方电网充电站落地。其中,拉市镇恩宗四组茶马记忆充电站因选址科学、设计便民,有效缓解游客续航焦虑,成为服务民生的重要设施;居民自用充电桩方面,主动响应安装申请,高效完成电表增容等配套工作,为新能源汽车普及提供电力保障。


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支撑+服务延伸”全链条覆盖,既优化了公共服务配套,又满足了群众个性化用电需求,实现生态效益与民生福祉的双向奔赴。


“实”字为要党员攻坚,筑牢“最后一米”民生线


在拉市海生态旅游发展关键环节,拉市供电所以“实”字托底,党员带头,将景区用电保障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主战场”,让电力服务延伸至生态旅游每一个角落。


工作人员线路巡检。(供图)


“90后”党员李建立主动揽下最难管的打渔村片区网格,纳入个人责任区。该片区聚集了30多家民宿和马场,经营者多来自北上广等大城市,对用电要求高。有位来自北京的民宿经营者嫌换空开麻烦:“我这装修花了300万,你们别瞎折腾!”李建立没有急,蹲在配电房算“明白账”:“这空开都烧煳了,半夜短路起火,损失远不止换设备的钱,还关乎客人安全……”说着点开消防事故视频,负责人看完当即同意更换。


针对旅游旺季用电负荷攀升的特点,拉市供电所精准施策,提升服务速度。聚焦景区、马场等重点区域,专项开展线路特巡和负荷测温,实时监测用电数据,及时调整负荷分配,确保旅游高峰期电力供应稳定无虞。服务触角持续延伸,工作人员加入村级微信群,深入村组讲解绿色用电规范与节能技巧,引导经营者树立安全环保用电意识,从源头减少能源浪费和安全风险,让服务更有“温度”。


工作人员线路巡检。(供图)


近年来,拉市供电所“95598”及“12398”有责投诉率保持为0,报修工单降幅达22.3%。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不仅保障了民宿、马场等以环保高效方式经营,助力生态旅游绿色转型,也守护了拉市海的生态底色。


从线路巡检到安全宣讲,从技术应用到绿色引导,拉市供电所将优质服务融入生态保护全过程,在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中,书写着电力人的责任与担当。


fd96cb5a6861daa48be3277fbf912a9d.gif

通讯员/李建立

责编/王君霞

二审/和众学

终审/杨国钧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