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规范中谋发展 于创新中提质效 ——丽江古城旅拍产业发展见闻

2025-09-25 14:58:02 阅读量2579 字数1571


秋日的丽江古城,天朗气清,游人如织。四方街上、大水车旁,身着苗族、纳西族、彝族等民族服饰的游客穿梭其间,成为古城里的一道独特风景;沿街的旅拍门店内,挂满各式民族服装,化妆师细致为客人勾勒妆容。


在丽江古城,身着民族服饰的游客随处可见,成为古城里的一道独特风景。(丽江融媒记者   段玉菊 摄)


近年来,丽江旅拍依托“民族文化+古城风光”的独特优势,成为一项快速发展的旅游新业态。但旅拍在为文旅发展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面临着同质化竞争、服务不规范等问题。


痛点:同质化竞争制约发展


“99 元起拍,还有服装、化妆、跟拍、修图。” 走进丽江古城,旅拍店外的工作人员便热情上前招揽顾客。记者走访发现,古城内旅拍门店密集分布,多数商家主打 99 元至 299 元的优惠套餐。低价透明的背后,是日趋激烈的竞争形势。


古城内旅拍门店密集分布,各种民族服饰很亮眼。(丽江融媒记者   段玉菊 摄)


同时,仔细对比多家旅拍店的服务内容,可以发现,无论是服饰款式、拍摄场景,还是宣传样片,都呈现出高度的相似性,“流水线” 作业成为行业普遍现象。


“看了好几家店,几乎都是在大水车、四方街拍摄的,衣服也是常见的苗族、藏族服饰。”来自重庆的游客王慧青原本计划在丽江拍一组特色旅拍,却因同质化严重而犹豫不决。不仅如此,部分体验旅拍后的游客反映,个别商家存在修图效果与预期不符等问题。此外,旅拍过程中占用景区狭窄巷道、影响其他游客观光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不是不想做特色,实在是怕投入打水漂。”在古城经营旅拍店5年多的赵建国坦言,面对激烈的竞争,自己也曾考虑过推出定制化服务,但担心投入成本过高,且不确定市场接受度,最终还是选择了 “随大流”。赵建国的无奈,道出了不少旅拍商家的困境。


破局:探索个性化服务


在同质化浪潮中,并非所有旅拍店都在走 “流水线” 路线。部分旅拍店主动求变。以“个性化服务”赢得了游客认可,也为行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打开了旅拍产业发展新局面。


旅拍店内,化妆师细致为客人勾勒妆容。(丽江融媒记者  段玉菊 摄)


“我们不做‘流水线’,而是根据游客的兴趣和需求设计拍摄方案。”经营旅拍店的李红娟,面对同质化竞争,主动跳出价格战,在了解顾客需求的基础上,为游客提供个性化服务,走品质化路线。




“化妆师会根据我的脸型调整妆容,还特意询问是否对化妆品过敏;摄影师不仅教我摆姿势,还会介绍拍摄景点,讲解服饰背后的文化内涵。我不仅能拍到一组‘出圈’的照片,还学到了不少文化知识,特别值。”正在大水车附近拍摄的浙江游客张雨桐对体验赞不绝口。


旅拍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既需要旅拍店的主动创新,也离不开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管和引导。今年年初,丽江市古城区旅拍行业协会探索出“直播+行业治理”的新模式,通过直播受理游客投诉,倒逼商家规范运营;古城区文旅局、古城区旅拍行业协会发布《古城区旅拍行业服务标准》,明确了旅拍行业诚信指导价,加强行业自律,市场秩序更加规范;区文旅局还多次组织市场监管、公安、税务、消防等部门,对经营主体开展综合培训,增强规范经营意识。


各种旅拍套餐明码标价,摆在店门外吸引游客。(丽江融媒记者  段玉菊  摄)


展望:提质增效锚定未来


丽江不仅有古朴的建筑风貌,更有沉淀千年的文化底蕴,这些独特的文化资源,正是旅拍产业提质升级的核心竞争力。如今,不少旅拍店跳出“拼价格、拼数量”的误区,转向 “拼文化、拼品质”的赛道:有的推出“研学+旅拍”“故事+旅拍”等套餐,让旅拍作品既有 “颜值” ,又有 “内涵”,为游客带来更丰富、更有意义的旅行体验,也为文旅发展注入新动能。


记者/段玉菊

责编/王君霞

二审/和众学

终审/杨国钧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