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临沧 如回故乡丨马蹄凿石七百年:云南凤庆鲁史古镇楼梯街的时光密码

2025-10-01 20:49:42 阅读量1293 字数1090

青石板上深深的马蹄印,记录着一段沧桑的历史,也见证了一条联通中外的贸易之路与文化之路。在云南临沧凤庆县的崇山峻岭中,鲁史古镇的楼梯街作为茶马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在诉说着往日的辉煌。

古道密码:茶马古道的“活态化石”。鲁史古镇坐落于澜沧江与黑惠江环抱的滇西要塞,自古便是马帮商旅往来的生死命脉。楼梯街作为茶马古道过境段的核心,全长266米,宽4米,以62级青石台阶纵贯古镇南北,将鲁史一分为二。这条古道形成于1302年,历经宋、元、明、清四代,至今已逾七百年风雨。

青石板上深嵌的马蹄坑痕,宛如时光最凌厉的刻刀,台阶中央的石板被骡马反复踏穿,碎块历经数十次更换,仍残留至今。抚摸这些凹陷,仿佛能听见马蹄声、铃铛声与赶马汉子的吆喝声穿透历史,在耳畔交织成一首远征史诗。

建筑密码:多元文明交融的露天博物馆。石阶随山势陡升,两侧粉墙黛瓦的民居阶梯式错落,建筑风格诉说着茶马古道上的文化碰撞。吊檐下曾密布钱庄、茶馆、马具店,柜台木痕犹存。建筑融合江浙风格与大理白族南诏特色,“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院落中,梁头雕龙刻凤,照壁题写“福”“寿”大字。路面匠心独具,长方形石板居中引马道,两侧碎石镶边,既防滑又利于排水。石缝苔痕与蹄窝积水相映,晴雨皆成流动画卷。

这里还矗立着滇西茶王骆英才的故居。他创立“俊昌号”,将“凤山春尖”茶叶远销西藏,成就了一段古道商业传奇。

历史密码:从徐霞客到抗战烽火。楼梯街入口的石碑,铭刻着1639年徐霞客游历“阿鲁司”的足迹。他在《徐霞客游记》中惊叹此地之盛,“镊冈头,有百家倚冈而居”(入口碑文存录)。彝语“阿鲁司”意为“马帮出入之城”。至抗战时期,楼梯街更成为生命线,驮载军需物资的马帮昼夜不息,从鲁史经犀牛渡口直抵前线,用蹄印夯实民族存续的基石。

新生密码:文脉传承的现代使命。2013年,茶马古道鲁史段与楼梯街分别升格为国家级和市级重点文保单位。《鲁史古镇保护条例》严格维系古道原貌:禁用现代建材覆盖石板,禁燃烟花爆竹,细至“禁止放养家禽”。

如今,楼梯街两旁的老铺面依然存在,但已不见当年商旅云集的繁华景象。只有街边檐下弃置的一尊尊形似马鞍的碾压石和一台台布满蛛丝的手摇纺车,还能让人想起历史上鲁史纺织印染等手工业的兴盛。站在书院的楼阁中,鲁史的风貌尽收眼底。这条千年古道不再有川流不息的马帮,但它作为一段活着的历史,仍在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楼梯街以266米的尺度,浓缩七百年的运输史、建筑史、商贸史与民族交流史。它不是标本,而是一条仍在呼吸的历史长河。每一级台阶,都是通往云南魂灵的密道;每一道蹄印,皆刻着中华文明的韧性基因。

来源:凤庆县融媒体中心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