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廿岁月 弦歌不辍——丽江市第一高级中学120周年校庆侧记

2025-10-19 13:17:30 阅读量2742 字数2391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丽江融媒


金秋十月,硕果盈枝,丽江市第一高级中学迎来了意义非凡的120周年校庆!


百廿峥嵘岁月,承载着无数一中人的青春记忆与奋斗荣光。


10月18日,丽江市第一高级中学120周年校庆活动举行。校友代表及各界人士代表受邀与在校师生欢聚一堂,回顾学校双甲子的风雨兼程、两个世纪的春华秋实,从市一中厚重而温暖的记忆长卷中,重温拼搏前进、改革创新的奋斗历程,共忆师生同窗情谊,共同展望未来发展蓝图。


大会上,师生带来的校歌联唱、情景歌舞《点亮未来》《一封来自时间的回信》《我们的时光》《一中少年说》《天雨流芳·是亭》《有我·薪火相传》等节目展演让与会嘉宾和校友激动不已、热泪盈眶。


音诗画+情景歌舞《天雨流芳·是亭》《有我·薪火相传》。(丽江融媒记者 赵庆祖 摄)


开场歌舞《点亮未来》通过AI技术让周冠南、方国瑜、杨尚志、和志强等一批知名校友跨越时空长河,现身今日舞台,向师生送来深情寄语,瞬间点燃全场情感。情景歌舞《一封来自时间的回信》带领大家穿梭时光,感受奋进的力量;校歌联唱《我们的时光》由离退休教师代表、在校师生共同完成,在熟悉的旋律中共同歌唱母校的美好;情景朗诵《一中少年说》展现了市一中学子的青春风采与远大志向;音诗画+情景歌舞《天雨流芳·是亭》《有我·薪火相传》将丽江文化与学校精神深度融合,并把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情景歌舞《一封来自时间的回信》。(丽江融媒记者 赵庆祖 摄)


“我的孩子正在市一中读书,今天特地来参加校庆。”市民和元杰在观看演出后激动地表示,“师生们真挚的演出和深情的讲述,让我热泪盈眶。”


校歌联唱《我们的时光》。(丽江融媒记者 赵庆祖 摄)


情景朗诵《一中少年说》。(丽江融媒记者 赵庆祖 摄)


今年96岁的和树华是到场庆祝母校120周年嘉宾中年龄最大的校友,母校发生的巨变让老人激动不已,和树华说,“活动办得很好,我们很感动,这一切都要感谢党,感谢国家,感谢母校。”


杨福泉说,这些年丽江市一中有了长足进步,取得了新成绩。期待市一中不断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努力走出一条属于丽江市一中独特的发展之路。


18名学生志愿者细致讲解校史馆。(丽江融媒记者 杨四娟 摄)


流连于校园、漫步于熟悉的银杏小路、探访校史馆,仿佛重回那个书声琅琅的清晨,在新旧景致中追忆青春岁月。签名墙上,一行行字迹写下对母校的祝福,校园各处成了校友们的“打卡地”。校史馆内,老照片、旧物件承载岁月记忆,学生志愿者们细致讲解,聆听者中,有头发花白的老校友、有毕业二三十年的中年校友,也有刚从这里考进大学的年轻校友。



校友在寄语墙上留给母校的寄语 。(丽江融媒记者 杨四娟 摄)

老校友在以前的毕业照中找出自己。 (丽江融媒记者 杨四娟 摄)


“学校新增了不少教学楼,校园环境越来越美。”2019届毕业生秦佩雨惊喜地说。毕业5年的张紫健则满脸自豪地说:“熟悉的教学楼、敬爱的老师还在,新增的社团和先进设备是当年没有的。”


418张从1905年至2025年的毕业合影组成的“时光长廊”。(丽江融媒记者 杨四娟 摄)


校园主干道上,200米长的时光长廊成为亮点,418张从1905年至2025年的各班毕业合影定格青春瞬间。“找到我自己了,这是我们的毕业照!”从市一中毕业30余年的黎女士轻抚旧照,难掩激动。丽江市一中高一年级主任吴焕介绍,学校还梳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700多个班级、4万余名校友名录。“告诉校友们,学校一直记着大家,期盼大家常回家看看。”


丽江市一中老校友在时光长廊照片墙中寻找自己。 (丽江融媒记者 杨四娟 摄)


长廊旁,学生们组织起非遗体验、文创集市、社团展示活动。非遗漆扇制作、甲马拓印摊位前排起长队,校庆纪念文创产品受热捧;36个涵盖学科、文体、科创、兴趣类的校园社团尽显风采。信息社学生单靖向校友介绍:“组装电脑,在实践中学知识。”丽江市一中高三学生李一凡说:“参与活动让学习压力得到放松,还感受到社团文化的魅力。”



丽江市一中120周年校庆纪念文创产品。(丽江融媒记者 杨四娟 摄)


炫舞社社团成果展示。(丽江融媒记者 杨四娟 摄)

非遗体验甲马拓印。 (丽江融媒记者 杨四娟 摄)


作为校庆活动的特色项目,当天,学校还举行系列主题校友论坛。高考备考论坛,结合经验与现行政策,从训练、刷题方法、报考指南等方面,为迎战2026年高考的毕业班学生提供备考方案。“老师的分享让我理清了时间规划,缓解了焦虑,自信心倍增。”丽江市一中高三学生潘卓直呼收获颇丰。


关于2026届高考备考建议的校友论坛。(丽江融媒记者 杨四娟 摄)


国产AI智能应用讲座,通过实操演示与互动问答,让同学们直观感受科学技术魅力,点燃科技创新热情。学生李漫楸感慨:“AI既能帮助学习又改善生活,为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感到自豪。”


市一中副校长孔维涛介绍,邀请在学术方面有造诣的校友利用校庆举办论坛,分享经验与前沿理念,旨在激励师生以优秀校友为榜样,取长补短,逐梦报国。


当天的校庆活动,各类特色活动增添别样光彩。“老母鸡杯”足球赛决赛现场呐喊阵阵;科创成果展示、科技大篷车、天文科普展示让学子们沉浸式感受科技魅力;书画创作现场,学校师生与社会各界作者的书画作品尽显艺术风采;勒巴舞、民族舞展演韵味十足,展现浓郁民族文化特色,全方位彰显学校“五育并举”的扎实成效。


“老母鸡杯”足球比赛决赛。(丽江融媒记者 杨四娟 摄)


百廿岁月,弦歌不辍。


市一中校长胡明萍表示,站在新的起点,学校将继续弘扬“实事求是,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坚守文化根基,勇担教育强国使命,以开阔的视野、昂扬的斗志、扎实的行动共同书写无愧于历史、时代和人民的崭新篇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多的丽江市一中力量。


记者/赵庆祖 杨四娟

责编/王君霞
二审/和众学
终审/郭俊燕
法律顾问云南凌云(丽江)律师事务所
闫霖 和纪元 0888-5485666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