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凤庆县将职工疗休养作为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抓手,推动疗休养模式从单一的观光旅游向多元融合转型,走出了一条从“零”起步到“百花齐放”的服务升级之路,交出了一份温暖人心的“工会答卷”。
五年前,凤庆县职工疗休养服务体系不完善,缺乏专业承接机构,职工疗休养选择有限。近年来,凤庆县依托优越的生态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日趋完善的旅游设施,推动滇红茶文化与自然生态深度融合,积极探索“职工疗休养+旅居康养”新模式,让凤庆成为职工向往的“健康驿站”。
“凤庆是个好地方,风景好、空气好,水好、茶好、人好,感觉到这里年轻了10岁,在凤庆这里疗养非常幸福。”前来疗休养职工刘波赞不绝口地说。
职工的好评,正是对凤庆县打造疗休养品牌的最佳注解。疗休养产业的发展,不仅服务了职工群体,更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我们文化苑先后流转周边村庄370户农户400余亩茶园,支付土地流转资金2627万元,实现户均受益7.1万元。同时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150余个,其中90%为凤庆本地居民。自文化苑开业以来,累计吸引11万多人次旅居人数,实现直接经济收入4700余万元。”森华信温德姆度假酒店执行总经理刘艳章介绍。凤庆县通过“疗休养+”模式,有机融合自然景观、农事体验、交友联谊、素质提升、乡村振兴等元素,建成全国首家以红茶文化为主题的“3200红茶文化苑”疗休养基地, 2024年9月,该文化苑被正式认定为“云南省职工疗休养活动承接机构”,这一认定突破了临沧市内疗休养活动承接机构为“零”的历史。
3200红茶文化苑坚持“休养”结合、“疗养”并重的原则,充分挖掘、整合全县优势资源,打造了以滇红茶文化为核心、乡村旅游为基础、康养旅居为特色的系列服务产品,特别推出了茶艺培训、红茶印染、红茶下午茶、植物拓印、土陶制作等多项沉浸式红茶文化体验活动,在服务方面不断创新提质,让职工在疗养中感受茶文化魅力。截止目前,累计承接职工疗休养活动126期,服务疗休养职工7470人次,实现了职工疗休养服务零差评的佳绩,实现直接经济收入2241万元,拉动地方经济收入2900万元。

“十四五”期间,凤庆县总工会按照“一中心”辐射“站家室屋”一体化发展路径,建成集困难帮扶、医疗互助、技能培训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职工中心,构筑起“职工15分钟服务圈”,把工会“娘家人”的服务零距离送到职工身边。全县建成省级乡镇职工之家8个、市级职工之家2个,县级职工之家41个、省级模范职工之家5个、全国模范职工之家2个、全国模范职工小家2个、工会驿站14个、省级职工书屋8个。其中,地税小区工会驿站荣获“全国最美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较好地满足基层和职工群众的需求。
五年砥砺奋进,凤庆县职工疗休养事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跨越式发展。如今,漫步在茶山云海间,这座以红茶文化为魂的康养旅居胜地,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职工前来修养身心,在滇西南这片绿意盎然的土地上,继续书写着服务职工、赋能发展的崭新篇章。
责 编:史丽琼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