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云南丽江的偏远山村,到“看见明天”第六届盲人歌手大赛的璀璨舞台,25岁的纳西族青年和冬堂,用音符铺就了一条不平凡的人生之路。自幼视力模糊的他,以清澈而坚定的歌声,为命运奏响了最激昂的乐章。
10月15日,和冬堂在“看见明天”第六届盲人歌手大赛上演唱。(丽江融媒记者 曾润民 摄)
暗夜寻光,音乐暖心
和冬堂出生在古城区七河镇五峰村委会近汁村的一个普通家庭。出生不久,家人便发现他眼球震颤、怕光,难以睁眼。从此,“求医”成了他们一家人的常态。6岁时,父亲与爷爷揣着家中仅有的积蓄,领着他前往昆明求诊。昆明市儿童医院的最终诊断击碎了全家最后的希望:先天性眼疾,无法治愈。
9月12日,和冬堂在古城区兴文小学上音乐课。 (丽江融媒记者 曾润民 摄)
然而,黑暗之中总有微光。爱唱歌的父亲与喜欢听歌的母亲,让音乐的种子悄然落入他的心田,成为照亮童年的一盏暖灯。11岁时,他初次接触钢琴便展露出音乐天分。
“我的童年没有斑斓的色彩,却有黑白琴键流淌的旋律;我的世界没有清晰的光影,却有父亲手抄琴谱上,一笔一画勾勒出的温暖星光。”和冬堂回忆道。
幸遇伯乐,歌声引路
为了让和冬堂接受更好的教育,全家毅然迁往城里,栖身于简陋的出租房。在清贫的日子里,亲情与音乐成为他最大的慰藉。
人生总有一些瞬间,如同黑暗中突然亮起的灯,从此改变前行的方向。在和冬堂上初中二年级那年,经李嘉瑜老师的引荐,父亲牵着他,拜访了丽江音乐人肖煜光老师。当他唱起《你是我的眼》时,人生的转折点悄然降临。那一天,他不仅遇见了伯乐,更找到了照亮音乐之路的引路人,从此成为肖煜光老师的弟子。2016年,肖煜光老师还专门为他创作了原唱作品《一路同行》。
回想往事,和冬堂感慨道:“李嘉瑜老师的引荐,是连接我与肖老师的桥梁;父亲温暖的手掌,是陪我走过迷茫的依靠;而肖老师的接纳,则让我在音乐路上有了坚定前行的底气。这场因善意而起的遇见,就像一束微光,照亮了我昏暗的前路。也让我明白,这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有人愿意为你搭桥,有人愿意为你引路。”
破茧成蝶,回馈故乡
在肖煜光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和冬堂的音乐潜能逐渐迸发。从音乐中找回自信的他,立志报考艺术学院。高三上学期,他远赴昆明参加艺考集训,最终成功考入云南艺术学院音乐教育学专业。大学期间,他与所有同学一样学习、排练,每学期的汇报演出都让他愈发坚定与从容。
2022年大学毕业后,和冬堂选择回到家乡。2024年9月,他成为古城区兴文小学的编外音乐教师,并利用周末和假期,在丽江市青少年宫教授公益合唱课。他将所学倾囊相授,如阳光雨露般滋养着更多孩子的音乐梦想。
9月28日,和冬堂在丽江市青少年宫上公益合唱课。 (丽江融媒记者 曾润民 摄)
圆梦舞台,母爱为光
2023年8月,和冬堂荣获丽江青年歌手大赛金奖;2025年5月,他荣获第十届云南省残疾人艺术汇演二等奖;8月,他演唱的《你是我的眼》夺得云南省盲人歌手大赛通俗组一等奖,并获得“看见明天”第六届盲人歌手大赛复赛资格。该比赛由中国残联宣文部指导,中国盲人协会、中国盲文出版社、中国盲文图书馆、中国残疾人特殊艺术指导中心主办。全国共有46名盲人选手进入复赛,其中云南省有3名。
10月14日至15日,“看见明天”第六届盲人歌手大赛在吉林省长春市群众艺术馆剧场举行。从复赛到决赛,和冬堂的母亲始终身着纳西族服饰,在台下凝神倾听。当儿子成功晋级时,她喜极而泣;在决赛中,当《今天是你的生日,妈妈》的歌声响起,她泪如雨下。这歌声里,承载着儿子20多年沉甸甸的感恩。而她,是这世上最懂儿子的人。
10月15日,在“看见明天”第六届盲人歌手大赛现场,和冬堂与母亲合影。 (丽江融媒记者 曾润民 摄)
以歌为炬,奔赴山海
最终,和冬堂荣获“看见明天”第六届盲人歌手大赛通俗组三等奖。
“于我而言,这不是一场关于名次的角逐,而是一次用声音与世界对话、用旋律‘看见’光亮的旅程。”和冬堂表示,这份荣誉不仅是对他歌声的认可,更是对一位盲人歌者追逐梦想的鼓励。他特别感谢主办方搭建的平台,以及所有如路灯般照亮他前行之路的人们,这份荣誉属于每一位支持者。
10月15日,和冬堂荣获“看见明天”第六届盲人歌手大赛通俗组三等奖。 (丽江融媒记者 曾润民 摄)
歌声无界,梦想有声。“全国盲人歌手比赛的舞台让我明白,黑暗从来不是局限,而是让声音有更纯粹的底色。”和冬堂表示,将继续以歌为炬,在音乐的道路上坚定走下去,奔赴属于自己的下一场山海。
8月10日,和冬堂(左)与盲人音乐爱好者在唱歌。 (丽江融媒记者 曾润民 摄)
记者手记:
作为一名随行的记者兼助残志愿者,从丽江到长春的这段特别之行,让我对“看见”一词,有了全新的理解。
当和冬堂在第六届盲人歌手大赛的舞台上唱起《你是我的眼》时,那穿透黑暗的歌声让在场所有人动容。在那一刻,我深切地感受到:真正需要超越的,从来不是身体的局限,而是内心的畏惧。
最让我难忘的,是台下和冬堂身着纳西族服饰的母亲。这是她生平第一次乘坐飞机,第一次远行北方,只为亲耳聆听儿子的歌声。当《今天是你的生日,妈妈》的旋律响起,她泪如雨下,那泪水中,饱含着一位母亲20多年无悔的付出,也映照着一个儿子最深沉的感恩。就在那一刻,我明白了:爱,是这世间最明亮的眼睛。
从丽江的偏远山村到长春的盲人歌手大赛舞台,和冬堂的每一步,都在向我们诠释着何为“生命以痛吻我,我愿报之以歌”。他的故事让我们坚信:真正的光明,不在眼中,而在心里。当我们在黑暗中依然选择放声歌唱,生命就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向。
看不清世界的和冬堂,正用他的歌声,为无数迷茫的心灵点亮前路。
记者/曾润民
责编/李映芳
二审/李 桥
终审/张卫国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