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十四五” 迈上新台阶】云南凤庆:护好绿水青山,赢得生态财富

2025-10-22 14:04:47 阅读量1337 字数1449

凤庆县是世界著名的“滇红之乡”、中国“红茶之都”,拥有茶园面积51.61万亩。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小湾镇锦秀村树龄超过3200年的“锦秀茶尊”,作为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古老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树,见证了这片土地与茶的深厚渊源。近年来,凤庆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茶产业作为转化“两山理论”的重要抓手,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持续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过去,茶园分布零散、管理粗放,严重制约了茶产业的标准化与品牌化发展,导致生产成本高、效益低,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瓶颈。“20多年前,我们红塘村茶园管理得不好,产量低,收入也低,自从打造有机茶园后,产量增加了,收入也高,茶园基地也管理得好,茶叶价格也上涨了,我们老百姓相当受益。”正在采茶的凤山镇红塘村村民张学义介绍说。

为破解发展难题,凤庆县坚持生态空间不减、耕地质量提升、永久基本农田总量不变、茶园面积不减的原则,将部分残次茶园地和低效茶园地纳入土地整治范围,并充分运用资源现状合理开垦耕地资源,既有效保护了优质茶叶资源,特别是古茶树资源,又通过低效茶园整治产生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为茶文旅融合与茶企业发展提供了用地保障。据凤庆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李海介绍:“我们依托土地整治项目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科学划定耕地后备资源,整合零散地块,建设集中连片的规模化茶园基地,保障茶企用地需求,同时,在规划中给茶厂、研学基地、茶文旅、茶旅+民宿、茶旅+康养等项目预留了用地空间。” 

凤庆优质的茶叶资源与优越的自然生态,吸引了陈升红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前来投资建厂。“当地党委政府对茶产业发展非常重视,出台了很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这几年全县的茶园通过绿色原料基地认证,打造集中连片有机茶园,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减少了茶企对种植端的担忧,提升了产品原料质量,对于茶企采购优质的原料也非常方便。”凤庆县陈升红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理任致远深有感触地说。

凤庆县围绕“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目标,实施议事协商、组建联盟、制定标准、拉通链条、净化市场“五步走”战略,全面推进茶产业、茶科技、茶文化“三茶”统筹和三产融合,着力破解滇红茶产业“有品类、无品牌”的发展困境。

随着茶园绿色有机化进程不断推进,凤庆滇红茶的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据浙江大学中国农产品品牌研究院CAPD模型评估,“凤庆滇红茶”品牌潜在价值排列中国区域品牌价值第99位。通过“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的母子品牌模式,全县现有企业主导品牌63个。凤庆滇红茶地理标志更入选2024年全国县域地理标志产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百强县。

据统计,2025年1月至9月全县生产毛茶4.76万吨,实现农业产值21.18亿元;生产精制茶2.48万吨,实现产值25.8亿元;茶产业综合产值达75.19亿元,茶农人均收入达7500元,同比增长8.44%。

目前,凤庆县已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48.87万亩,认证绿色产品基地17.76万亩,有机茶园7.93万亩,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基地0.71万亩,雨林认证基地1.8万亩,11家企业117款产品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行走在今日凤庆的茶园,满目翠绿中,一条“点绿成金”的路径清晰可见。凤庆县以生态为底色,以产业为引擎,推动自然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走出一条生态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振兴新路。

作  者:李海艳
编  辑:华双喜  戴明宏

责  编:史丽琼

总  编:杨永平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