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日的阳光暖暖地洒在永胜县上海杨浦幼儿园。紫色的屋顶上,“上海援建”四个红色大字熠熠生辉。
这所由上海市杨浦区援建的幼儿园建成投用已有5年,从黄浦江畔到金沙江边,杨浦区的真金白银为永胜县的孩子们筑起了一座梦想学园。5年爱心浇灌,一颗颗充满生命力的“种子”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出绚烂的“七彩花”。
“真金白银”筑就梦想园地
走进幼儿园,只见操场平整宽阔、教室窗明几净;教学设备应有尽有、娱乐设施门类齐全。 教室里,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唱着儿歌、读着绘本。 操场上,孩子们无忧无虑地玩游戏、踢足球,其中有不少是身穿傈僳族、彝族、纳西族等民族服饰的小萌娃。

永胜县上海杨浦幼儿园主体建筑。(丽江融媒见习记者 和丽菊 摄)
时间回溯到2021年,一项投入2000万元的沪滇协作专项资金项目落地永胜县。短短一年后,一所按“一级一等幼儿园”标准建造的现代化幼儿园拔地而起。校园占地15亩,拥有18间宽敞明亮的一体化教室,绿草如茵的运动场……这座可容纳540名幼儿的幼儿园,因为硬件实、软件优,成为当地众多家长争相选择的“梦想园地”。
“我们幼儿园大到教学楼、运动场,小到一块手帕、一个水杯都凝聚着杨浦区的深厚情谊。”永胜县上海杨浦幼儿园园长张会梅感慨道。

永胜县上海杨浦幼儿园一角。(丽江融媒记者 张小秋 摄)
在操场一角,记者看到一个杨浦大桥形状的大型游乐设施,张园长告诉记者,这是杨浦区专门为孩子们定制的“礼物”,“它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价值,更在于这份用心。”
孩子们开心地玩耍。(丽江融媒见习记者 和丽菊 摄)
2022年至今,杨浦区对该幼儿园的帮扶一直在持续,先后投入304万元用于完善学校硬件设施及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结对帮扶注入活水
不仅让孩子们“有学上”更要“上好学”,杨浦区对幼儿园的帮扶不止于真金白银的硬件投入,更着眼于久久为功的“软件”升级。
在上海市援滇干部的“穿针引线”下,上海市杨浦区知名示范园延吉幼儿园与永胜县上海杨浦幼儿园签订了结对帮扶协议。2023年起,延吉幼儿园先后派出8批16名教师来到永胜县上海杨浦幼儿园教育指导帮扶,两名永胜县上海杨浦幼儿园的教师也前往上海进行业务进修。

课堂上的孩子们。(丽江融媒记者 张小秋 摄)
上海来的教师,每一位都是沉下心来的“播种人”,她们开设的《释放天性,满足需求》《幼儿园班级常规的有效管理》等专题讲座,像一把把钥匙,打开了本地教师的思想之门,让大家深入思考幼儿教育的本质。她们带领大家完善管理制度、提升教学理念,通过手把手示范制作手工、装扮主题墙、设计游戏、组织亲子活动等,将“上海经验”融进学校教学、管理的每一个细节。
“过去我们很多观念是模糊的,不知道如何将本地特色融进教学。上海的老师来了之后,不仅教我们教学方法,更点燃了我们创新的热情。”一位本地教师的感言,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我的孩子入园前总是调皮捣蛋、还不爱吃饭。入园一个月后改变很大,改掉了很多坏习惯。”幼儿家长罗晓伟满意地说。
“现在,我们的学校不愁生源,在很多私立幼儿园招生困难的情况下,我们今年秋季学期的报名人数都超标了,还摇了号呢。”张会梅园长自豪地说。
沪滇协作 共育桃李
永胜县上海杨浦幼儿园只是沪滇协作中的一个生动缩影。5年里,杨浦区以“组团式”帮扶为纽带,在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深耕细作,推动永胜县各中小学校实现管理升级、质量跃升、特色彰显,用智慧与坚守书写了沪滇同心、共育桃李的动人篇章。

老师带着孩子们阅读绘本。(丽江融媒记者 张小秋 摄)
5年间,杨浦区教育局共选派5批27人次教师赴永胜县支教,带来了上海先进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推动当地教师教育观念更新与方法优化,带动永胜县近年高考成绩连创佳绩。永胜县教育局则共选派13批103名教育干部及骨干教师赴上海参加培训。截至目前,共有52名脱贫户子女通过帮扶前往上海就读职业技术学校。
5年里,杨浦区共募集捐赠资金约227.33万元,用于更新永胜县民族中学、县第一中学教学设备,补齐松坪树底小学、大安乡光美小学等薄弱硬件短板。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向永胜县捐赠价值734万余元爱心款物,惠及民族中学、特殊教育学校及多所乡镇学校。还投入1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程海镇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建设。
真金白银的投入、真情实意的帮扶,让远隔千里的两地建立起了难分难舍的情谊,在沪滇协作的丰碑上再添一抹动人的色彩。

记者/张小秋
责编/李映芳
二审/李 桥
终审/张卫国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