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区普济一组:乡村焕新颜 幸福在升级

2025-11-05 20:08:00 阅读量3384 字数1547


“以前,开民宿是想都不敢想的。现在,人居环境提升了,村子变得越来越美,游客也越来越多,自开业以来,基本都是满房状态。”日前,在古城区束河街道中济社区普济一组的一家民宿里,主理人和劲兰正和游人唠着家常,话语中满是对村子变化的欣慰。这生动的一幕,正是该村扎实推进村庄建设、绘就和美乡村新图景的真实写照。


普济一组一景。(丽江融媒记者 赵庆祖 摄)


昔日进村要捂鼻,如今村美引客来


普济一组位于丽江坝西山片区,有村民69户290多人,村内自然风光秀丽、人文风貌独特,是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近年来,普济一组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通过美环境、优生态、兴产业、育文明,探索出一条“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乡村共治、发展共赢、群众共富的发展新路径。


如今的普济一组(丽江融媒记者 赵庆祖 摄)


走进普济一组,一幅生态宜居的乡村画卷徐徐展开。洁净宽敞的石板路延伸到家家户户,整洁别致的农家院错落有致,设施齐全的文化广场上欢笑阵阵,小凉亭、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装点着村庄……


和劲兰是地地道道的普济一组村民,过去一直在外打工为生。这几年,随着普济一组人居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临近城区的区位优势凸显,具备发展民宿的良好条件。和劲兰的女儿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把自家的院子打造成了村里第一家自主经营的民宿。


普济一组对比展板图。(丽江融媒记者 赵庆祖 摄)


普济一组曾是出了名的“脏乱差”。2021年以前,普济一组村民从事的是成本低、出栏快的泔水养猪。为扩大养殖规模,村民在房前屋后大建猪圈,村内私搭乱建、乱堆乱放,粪污乱排、污水横流。


“曾经的普济一组是整个古城区环境卫生最差的村子。最多的时候,普济一组一半以上的村民都在养泔水猪,逢年过节,亲戚来村子里都说太臭了。”和劲兰说,“后来,村里大力整治人居环境、保护生态,村子大变样!现在,不仅自己住得舒服,还能在家门口实现创业、就业,日子越过越红火!”和劲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自家有8间客房,通过长租和短租相结合的方式经营,一年下来,有十多万元的收入。


如今,像和劲兰家一样,自主开办农家乐、经营民宿的村民越来越多,大家一边探索、一边实践,走出了一条把生态资源转化为绿色财富的致富路。


打造“旅居+N”品牌,让游客爱上普济、留在普济


普济一组的变化越来越大,曾被猪圈侵占、污水污染的花园、果园、菜园重新焕发生机,古井得到重建,古树得到挂牌保护。”据普济一组讲解员木星介绍,如今,普济一组因优良的空气质量、优美的居住环境,每年都会吸引不少游客来此旅居。


普济一组的农家小院子。(丽江融媒记者 赵庆祖 摄)


普济一组还按照“一村多业、一户一产业”的思路,引导村民大力发展纳西特色餐饮、观星民宿等乡村旅游产业,组建乡村旅游服务队,确保每户村民都有致富路子。目前,普济一组居住环境生态化、产业发展特色化、村庄建设品质化已初见雏形,正着力打造集山水观光、康养度假、摄影旅拍于一体的旅游生态新区。


“我要把普济一组的民族团结、东巴文化讲给游客听,让他们了解普济、爱上普济、留在普济。”普济一组讲解员和斌说,为丰富旅居客人的生活体验,每年春节、三多节、火把节等节日,普济一组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让四方游客感受丽江的独特魅力。


游人在普济一组游玩。(丽江融媒记者 赵庆祖 摄)


“‘十四五’以来,普济一组旧貌换新颜。村里各民族同胞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共同参与、共同发力,建设美丽家园。”普济一组组长和茂根表示,经过3年多的发展,全村人均年收入从2万元增加到了3.7万元。下一步,普济一组将在旅居、康养、体育、研学、娱乐等方面继续探索,全力打造“旅居+N”的普济旅居特色品牌。



采写:丽江融媒记者 赵庆祖

责编:钱吉梅

校对:和众学

二审:李  桥

终审:谭元怀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