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岩相过:二十载双语宣讲,映得“石榴籽儿”红艳艳

2025-11-06 14:54:53 阅读量2280 字数1129

在德宏芒市的村寨院坝、机关讲堂、边境哨所,常能见到一位帅气的傣族干部,他用汉傣双语切换着讲解政策,把抽象理论变成“家常话”,将民族团结的种子播进各族群众心里。他就是芒市委党校高级讲师张岩相过,二十余年如一日坚守理论宣讲一线,用声音架起党和群众的“连心桥”。

家常话里讲初心

村寨间播团结种

“在边疆,每一次宣讲都是一次民族团结的实践。”这是张岩相过的座右铭。2021年以来,他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开展宣讲及授课103场次、412课时,足迹遍布芒市所有乡镇村寨和20余家机关,覆盖各族群众超万人次。

为让理论“听得懂、能落地”,他创新“五用五化”工作法,把“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等理念融进傣族泼水节共庆、景颇族目瑙纵歌的团结寓意里,用“奘房议事传统”阐释“共同繁荣发展”。在抵边村寨,他结合100余天戍边经历,讲述“界碑旁的守望相助”,让“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深植人心。

节庆搭台融民心

文化为桥聚合力

作为土生土长的傣族干部,张岩相过深知节庆是民族团结的“天然纽带”。自2011年起,他几乎每年投身泼水节、“摆少桑”等节庆筹备,在交流座谈会上讲述各族共发展的历史,用佛教“和合共生”理念解读共同体意识。

在泼水节“民族团结主题日”,他策划“多民族共跳嘎伴光舞”,用双语解读“洗去尘埃、共迎新生”的习俗深意,让各族群众在欢歌中增进情感。2022年,他牵头举办民族团结理论研讨会,推动14个部门形成14篇高质量论文,为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巧思创新增实效

科研赋能强宣讲

“语言通才能心灵通。”张岩相过深耕双语宣讲,翻译录制强边固防双语宣传册,收录本土交融案例。送课下乡时,他独创“双语三问”互动法,用民族语言问“村寨团结故事”,汉语解析“精神内涵”,引导思考“我能做什么”,让宣讲变双向共鸣。

他将科研融入宣讲,调研多个村寨后提炼“节庆共庆、产业共兴、边境共守”模式,转化为特色课程,获评“理响芒市”优秀。疫情期间,他用“疫情像乌云,团结是太阳”的比喻普及知识,获防控工作嘉奖;撰写的《发扬民族团结精神,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一文发表于《德宏社会科学》,个人10年年度考核优秀。

边境线上践使命

法治护航保平安

“党员的讲台不只在教室,更在边境一线。”作为“八五”普法讲师,他把民族团结与法治宣传结合,在遮放、勐戛等边境乡镇宣讲,用“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融合”案例,引导边民树立国家和法治意识。

年近五旬的他仍保持年均20场以上宣讲频率,获德宏州“中华一家亲・相约美丽德宏”先进个人、芒市泼水狂欢节优秀个人等多项荣誉。“我愿做那束不停奔走的光。”张岩相过用脚步丈量团结广度,用声音传递奋斗温度,在西南边疆书写着少数民族党校教师的使命担当,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发绚烂。

来源:市委统战部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