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记者节】付兴贵:用笔尖传递时代强音

2025-11-06 16:49:01 阅读量5921 字数998



11月6日上午,华坪县融媒体中心记者付兴贵连线FM97.7丽江旅游交通广播直播间,与听众分享了他长期跟踪报道“燃灯校长”张桂梅的故事。作为一名扎根基层的新闻工作者,付兴贵用多年坚守与细腻观察,让时代楷模的形象穿越山峦,照进千万人的心灵。


付兴贵,华坪县融媒体中心新闻记者。深耕新闻一线8年,聚焦社会民生与行业深度报道。以文字为刃,剖开事实肌理;以镜头为眼,捕捉时代温度。坚信每一个真相都值得被听见,每一份坚守都值得被记录,始终在追光路上,传递有力量、有温度的新闻声音。

点击收听↓ 


“第一次跟随张老师家访的场景,我至今难忘。”付兴贵回忆道。那是一个国庆假期的清晨,土坯房里围坐在火塘边的祖孙,张老师塞给老人买衣服的零钱和那句“学费我出”的承诺——这一幕,让他真切读懂了张桂梅"用脚步丈量贫困"的深意。此后多年,付兴贵的镜头始终追随着张老师的身影:她贴满膏药的手腕、清晨五点打开教学楼灯光的背影、高考送考时强忍病痛叮嘱学生的模样……这些细节在他的报道中汇聚成真实可感的生命轨迹,褪去“苦行僧”的刻板印象,还原了一位会在网络上关注“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用工资为全校学生送上温暖的“校长妈妈”。


付兴贵向张桂梅老师展示拍摄内容。(供图)


从业8年,在付兴贵看来,记者的使命在于“让微光聚成火炬”。他曾记录下华坪女高教师周云丽的故事,这位张桂梅老师曾经的学生,放弃了县城编制回到华坪女高任教,用行动诠释着教育的薪火相传。而2007年新华社记者对张桂梅老师建校梦想的报道,更让他深刻意识到,新闻人的笔与镜头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桥梁。


身处信息爆炸的时代,付兴贵深知,榜样传播更需“贴地飞行”。他主张用年轻人熟悉的语态转译精神内核,例如通过Vlog记录张桂梅老师家访路上的艰辛与执着,让“突破困境”的共鸣点连接当代青年。同时搭建互动桥梁,引导公众从感动走向行动,将榜样力量转化为公益实践。


“记者不仅是记录者,还是微光的传递者。”付兴贵说。正如张桂梅老师用灯光照亮学生的晨读路,新闻人亦需为值得被铭记的人和事“点亮一盏灯”。如今,付兴贵依旧奔波在华坪的乡间小路上,用朴素的笔触续写着张桂梅老师与女孩们的故事。在他看来,唯有扎根一线、坚守初心,方能如“萤火增辉日月”般,让平凡坚守凝聚成时代强音。



编辑/和琼

责编/杨四见

终审/张卫国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