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市海有着“高原明珠,候鸟天堂”的美誉。每年秋冬时节,都会迎来成千上万只候鸟精灵,如老朋友般如期而至。本期节目,丽江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宣教科科长和云峰 ,做客FM97.7丽江旅游交通广播,就大家关心的候鸟种类、保护措施、最佳观鸟点位以及文明观鸟公约等问题,进行分享。

11月10日,丽江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宣教科科长和云峰 ,做客FM97.7丽江旅游交通广播。(丽江融媒记者 梁国宏 摄)
▼点击收听节目音频
拉市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受横断山脉影响,形成独特的高原湿地景观,不仅是生物多样性的“基因库”,也是中国候鸟西部迁徙路线上的关键节点和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的重要通道。据统计,这里共记录到341种鸟类,约占全国鸟类种类的23%、占云南鸟类种类的33%,其中包括黑颈鹤、中华秋沙鸭等10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近年来,还记录到彩鹮、乌雕等濒危物种。每年有近10万只水鸟来此越冬,高峰期可达10余万只,数量较1998年增长了三倍。

每年有341种鸟类,近10万只水鸟前来拉市海高原湿地过冬。(供图)
拉市海高原湿地生态屏障功能强,是水源“储蓄罐”,有着承接玉龙雪山融水、调节金沙江水量、影响长江流域水位平衡的重要作用,是重要水源地。但湿地生态脆弱,属中国少有的喀斯特玄武岩湿地,地形半封闭,破坏后难以再生。近年来,当地通过实施退耕还湿、禁渔限牧等措施,持续稳固区域生态。

拉市海高原湿地生态日益向好。(供图)
据和云峰介绍,为了迎接和守护这些远道而来的“贵客”,管护局加强了日常巡护,重点关注候鸟聚集地及迁徙停歇地,严防偷猎和破坏栖息地行为。在候鸟越冬期间,定期开展“清网行动”,张贴观鸟提示并公布举报电话,实施蹲点执法,联合多部门共同打击偷捕行为。同时,推动社区共建,设立社区保护网格,开展生态旅游技能培训,引导村民积极参与生态保护与旅游服务。此外,通过“湿地保护课堂”、演讲比赛、签订《爱鸟承诺书》等形式,深入开展校园宣教,年均发放《湿地保护条例》《鸟类图鉴》等资料超5000份,持续强化公众科普。

丽江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着力加强全域科普宣传。(供图)
2025年10月14日,首只灰鹤飞抵拉市海,截至目前,来此越冬的候鸟有2万只左右,预计近期还将有大批候鸟陆续抵达。随着观鸟季的到来,丽江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提示广大观鸟爱好者:
1.穿着低调:选择与自然环境相近的颜色,避免穿颜色鲜艳的衣服;
2.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喧哗,尊重鸟类,不追赶和伤害它们;
3.保持远距离观看:使用长焦镜头、双筒望远镜或单筒望远镜,与鸟类保持30米到200米的距离,避免近距离打扰鸟类;不要投喂,因为候鸟都有自己的食物链,人工不合理的投喂会直接影响它们的健康;
4.不干扰繁殖期的鸟类:不要驱赶、惊吓或过度跟踪繁殖期的鸟类,避免使用食物、叫声等不当方法引诱鸟类。发现受伤或迷途的候鸟时,不要盲目救助。
丽江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咨询电话:
0888_5441106
- END -

编辑/梁国宏
责编/李婧
终审/和丽星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