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该课本剧聚焦校园霸凌治理与特殊学生保护,讲述了高中生和晓雨因听力障碍,长期遭受同学张扬等人的恶意霸凌,从最初的沉默隐忍逐渐陷入崩溃边缘。面对这一困境,老师主动介入引导,双方家长通过沟通疏导化解矛盾,最终霸凌者受到应有的教育与惩戒,和晓雨也重拾自信、勇敢成长的故事。
校园霸凌行为若得不到有效遏制,不仅会给受害者带来长期的心理创伤,导致自卑、抑郁等负面情绪,还会扭曲施暴者的价值观,让其漠视他人权利与法律底线。同时,破坏校园的安全秩序与和谐氛围,影响其他学生的健康成长。

排练现场。(供图)
1.受害者要勇敢打破沉默,第一时间向信任的老师、家长求助,借助家校力量保护自己,切勿独自承受。
2.旁观者应拒绝冷漠,主动向老师反映情况,或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安抚受害者,不做霸凌的“帮凶”。
3.学校与家庭需联动发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对霸凌行为及时干预,既惩戒施暴者,也为受害者提供心理疏导与权益保障。这些方式既能守护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安全,也能共同构建尊重差异、包容友善的校园环境。

排练现场。(供图)

参演此次课本剧,不仅是在演绎一段校园故事,也是把“校园霸凌零容忍,法治护航青春路”的理念传递给大家。每一位同学都有被尊重、被保护的权利,特殊学生更应得到额外的关爱与包容,而不应成为霸凌的目标。
1.遇到霸凌不要害怕退缩,沉默只会让伤害持续,要相信老师、家长和法律的力量,勇敢求助就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2.看到他人被霸凌时,绝不当旁观者,冷漠会助长霸凌的气焰,主动发声,及时报告,用正确方式为受害者撑腰。
3.我们每个人都要争当“法治守护青春使者”,既要遵守法律底线,不做霸凌他人的行为,也要尊重身边的每一位同学,尤其是特殊同学,用理解与包容代替偏见,用友善与互助温暖校园。

丽江市第二中学拥有教学楼、综合楼、科技楼、多功能体育馆及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等完善设施,为师生提供了优质的学习与工作环境。课本剧《听见阳光——纳西法治伴成长》,是学校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选题聚焦校园霸凌这一现实问题,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与纳西族尊重包容的文化内核,通过“情景模拟”“角色互换”等方式,让学生在演绎中深刻理解法治精神与尊重差异的重要性。创作过程中,小演员们凭借共情能力与坚持付出,将角色演绎得真实动人,并自发开展校园反霸凌宣传,让法治教育走出舞台、走进生活。未来,丽江市第二中学将继续深耕素质教育,以丰富的活动为载体,传递法治理念,守护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


编辑/杨超
责编/李婧
终审/和继贤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