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丽江市第六届大、中小学生课本剧展演暨第五届幼儿经典童话剧展演即将启幕,这场由丽江市司法局、市教育体育局、市融媒体中心联合主办的赛事,以“法治护航成长 教育点亮未来”为主题,通过“沉浸式普法+艺术表达”的创新形式,为青少年搭建起学法、懂法、守法的生动平台。其中,玉龙县第一中学报送的课本剧《刺》,以校园言语欺凌为切入点,用深刻的剧情、真挚的表演,直击“无形暴力”的危害,引发广泛关注。

课本剧《刺》在排练。(丽江融媒记者 杨四见 摄)
▼点击收听音频
《刺》的故事围绕高中生林薇展开。林薇是一个成绩优异、性格内向文静的女孩,酷爱文学,常沉浸在《沉默的大多数》等书籍世界里,却因“不合群”成为言语欺凌的目标。课间教室里,嘲讽如针般刺耳:“整天捧一本书装清高,跟一朵‘白莲花’似的”“作文满分,怕是私下耍了手段”;校园论坛上,匿名谩骂与不实揣测持续发酵,更多同学或附和起哄或沉默旁观。看似不经意的调侃、毫无根据的诋毁,像一根根无形的刺,深深扎进林薇敏感的内心,让她从最初的隐忍回避,逐渐陷入孤独与绝望。

课本剧《刺》在排练。(丽江融媒记者 杨四见 摄)
在主题班会上,老师以“语言的重量”为主题展开疏导,通过讲述被语言伤害的经历,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言语如刀”的破坏力。“我看到了却选择沉默,我是帮凶。”而那一句迟来的“林薇,对不起”,承载着对自身行为的反思。

课本剧《刺》正在排练。(丽江融媒记者 杨四见 摄)
作为该剧的指导老师,田荣对主题表达有深刻理解:“‘刺’既有形也无形,语言带来的心理伤害虽看不见,却影响深远。拒绝语言暴力,传递对青少年成长的关怀。”
1.致青少年:愿你们在成长路上,既能像林薇一样坚守热爱,也能摒弃语言的利刃,不做沉默的旁观者。每一句善意的表达,都是照亮他人的光;每一次坚定的拒绝,都是守护校园的盾。
2.致教育者:希望教育者以艺术为桥、法治为基,走进青少年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感知语言的重量、懂得责任的意义。
3.致社会:共同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以《刺》为警醒,不漠视、不纵容“无形之刺”,用行动传递善意,用共识筑牢防线,让法治精神融入校园每一个角落,为孩子们营造安全、温暖、充满尊重的成长环境,护航他们走向更光明的未来。

课本剧《刺》正在排练。(丽江融媒记者 杨四见 摄)
玉龙县第一中学始终秉持“品淳学渊、德厚识博”校训,以“培养民族地区的觉醒者、未来的担当者、诗意的生活者”为德育核心,《刺》的创作正是学校践行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该剧不仅展现了青少年面对校园欺凌时的挣扎与成长,也通过艺术化的表达宣传普法知识,呼吁每一位学生 “好好说话,不用无形的力量伤害别人”,让“好言好语”成为青春最动人的底色。

玉龙县一中。(供图)

采编/左林珏
责编/杨四见
终审/张卫国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