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十四五” 迈上新台阶】中山大学以智力引擎激活凤庆县发展新动能

2025-11-17 14:47:59 阅读量2214 字数2453

2025年,凤庆县迎来一场跨越山海的知识赋能行动。中山大学以“教育帮扶”为纽带,以“人才振兴”为目标,在凤庆县“送教上门”,连续开展五期专题培训班,覆盖4500余名干部、教师及专业人才。这场持续半年的智力帮扶,不仅延续了中山大学与凤庆县十二载的深厚情谊,更以“理论筑基、实践赋能、科技驱动”为核心路径,通过“分层分类+精准滴灌”的培训模式,为凤庆县乡村人才振兴贡献中大力量。 

改革破局:中青年干部与专家人才共绘开放新图景

6月3日,在凤庆县委党校报告厅内,第4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暨“四类”干部、人才研修班与专家人才暨人才工作者研修班同步开讲。97名中青年干部与93名专家人才齐聚一堂,围绕“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这一主题,聆听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谭毅副教授的深度解析。谭教授以“粤港澳大湾区制度型开放实践”为案例,结合凤庆核桃产业“大而不强”的痛点,提出“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转型”的路径,借鉴广东“链长制”经验,构建“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协同创新机制,破解产业链关键环节“卡脖子”技术。

思想领航:乡科级干部在历史与现实的交响中锤炼政治品格

7月14日至16日和7月30日至8月1日,乡科级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修班以“理论溯源+实践印证+工具赋能”为框架,开展为期6天的系统培训,152名学员参加学习。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夏银平教授创新采用“历史场景还原法”,带领学员“亲历”改革开放关键节点:从安徽小岗村的“大包干”到深圳蛇口的“开山炮”,从浦东开发的“东方风来”到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学员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新闻传播学院周如南副教授通过“模拟演练+工具实操”开展专题教学,在危机处理中,运用“危机管理4R模型”制定应对方案。作风建设是干部队伍建设的永恒课题。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何旗副教授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专题中,通过“案例分析法”解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他结合基层“微腐败”治理等实际案例指出:“边疆干部要时刻保持清醒,以‘钉钉子精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

旅游学院刘逸教授聚焦“农文旅深度融合”与“旅游品牌打造”两大议题,通过“实地调研+案例分享”开展教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龙柏林教授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为纲,聚焦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结合凤庆县“滇红茶产业、核桃精深加工”等特色资源,解析“高质量发展”在边疆地区的实践逻辑。历史学系曹家启教授通过“典籍解读+案例研讨”带领学员从《尚书》《资治通鉴》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理智慧。

教育革新:4000余名教师共筑心理健康与科技赋能双防线

9月20日至22日,凤庆县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培训班以“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开展,覆盖全县4000余名教师。中山大学心理学系李桦教授构建的校园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不仅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科学工具,更从个体到系统层面,为师生、家庭乃至社会带来了多维度的成长与改变。科技赋能教育创新同样亮点纷呈。集成电路学院徐建明教授演示的“AI班级管理助手”,能自动生成学生成长档案、智能推荐个性化学习方案,这类实践不仅拓展了教学边界,还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马克思主义学院古南永副教授将师德培养与心理照护深度融合,勉励教师需以德立身、以爱育人,同时注重自我关怀,方能实现“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使命。 

数据赋能:统计人才以数智转型服务决策科学化

11月5日至7日,统计工作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聚焦“新质生产力”与“决策科学化”,构建“基础理论+前沿工具+实战演练”三维体系。黎培兴副教授解读的“新形势下统计现状”,揭示了大数据、人工智能对传统统计方法的挑战与机遇;郭小波教授手把手教授“Power BI数据可视化”,帮助学员们完成《凤庆县产业经济热力图》《乡村振兴项目进度看板》等动态报表;康凯副教授的“数据模型与决策”课程,通过“核桃价格预测”“旅游流量分析”等案例,提升学员数据挖掘与决策支持能力。

培训后,凤庆县统计局李红霞说:“本次培训内容紧扣统计工作实际,对统计业务人员来说是一次受益匪浅的学习机会。中大教授讲到将Ai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统计画图、统计数据分析等工作,对我来说很有指导性。在今后工作中,我将把学习成效运用到工作实践中,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 

AI大模型走进凤庆校园、数学思维点亮青春未来

11月7日,在凤庆县教育体育局组织下,2025年广州“院士专家校园行”在凤庆县第三完全中学精彩开讲。中山大学数学学院副教授黎培兴以“AI大模型与数学”为题,为凤庆县第三完全中学师生们带来了一场集科学性、趣味性和互动性于一体的科普大餐。

“同学们或许都有在京东或者淘宝买东西的经历,那你们知道这些购物平台推荐算法背后的原理吗?”黎教授通过一张张生动的图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巧妙地让同学们理解人工智能究竟是什么,理解人工智能和数学的关系。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直观的生活体验,让同学们全面了解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以及数学在AI技术中的核心作用。“数学不是枯燥的公式,而是打开未来世界的钥匙。”黎教授鼓励学生们打破学科界限,用数学思维理解科技变革。

现场互动环节气氛热烈,学生们就“AI能否取代人类”“数学不好能否学习编程”等问题踊跃提问。黎教授以“AI是工具而非对手”的辩证视角,结合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实际应用案例,引导学生们思考技术伦理与创新发展的关系。活动结束后,意犹未尽的同学们簇拥着黎教授签名交流,AI与数学的种子播撒在同学们的科学梦想里。 

结语:以智力帮扶书写共同富裕新篇章

人才兴则国兴,人才强则国强。从茶马古道到数字走廊,从单向输血到双向赋能,中山大学以五期专题培训为支点,以“高校+地方”“理论+实践”“科技+产业”的融合模式,助力乡村振兴与区域协调发展。未来,这场跨越山海的协作,仍将不断延续。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