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建忠,现任宁蒗县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股股长。23年以来,他积极实践、勇于创新,探索出“毛建忠双语普法”模式,开展“线上+线下”普法宣讲近一千场次,将法治精神传播到了小凉山的每个角落,被群众亲切称为“普法阿普”。毛建忠曾荣获云南省“最美政法干警”“云南好人”“云南省最美职工”“云岭楷模”“中国好人”等荣誉。

演出现场。(供图)
情景剧以毛建忠的人生轨迹为叙事主线,通过《开篇》《点燃希望的火把》《泪光中的同行者》《点亮小凉山的法治灯》《病房外的守望》《以法为炬点亮小凉山》六个篇章,串联起一段感人至深的法治践行之路。幼年时,他在火塘边盼着求学,16岁改名“建忠”,表达“建功立业、忠心报国” 的初心。后来,他投身禁毒防艾一线,用彝语解读毒品危害,深夜救赎吸毒者务撒。即便突发疾病,他仍坚持普法宣讲,始终牵挂未成年人法治教育。他组建了双语普法队,破解“六多一难” 困境,让各族群众从抵触普法到主动参与。一个小时的演出,诠释了毛建忠23年的坚守与奉献。

演出现场。(供图)
当舞台上呈现毛建忠在学校宣讲时突发疾病,仍牵挂孩子们的法治教育,经抢救苏醒后依旧坚持走进大山普法的情节时,台下观众热泪盈眶。务撒从吸毒者蜕变为致富带头人和“德古调解员”,带着自家种的 “金疙瘩” 洋芋向毛建忠感恩的转折场景,更是引发全场阵阵掌声。每一个场景都真实可感,每一段故事都直抵人心。
演出尾声,当毛建忠完成第一千场普法宣讲的瞬间,各行各业的法治工作者纷纷举起火把,齐声喊出“我在这里”,熊熊火光连成一片红海,与开篇的火塘微光遥相呼应,寓意着法治精神在小凉山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情景剧不仅生动再现了毛建忠从渴望知识的彝族少年,到普法先行者的感人历程,更展现了宁蒗彝族、普米族、纳西族、傈僳族等多民族志愿者携手同行,用双语化解邻里纠纷、为农民工讨薪、守护未成年人权益,将“六多一难” 的普法困境,转化为 “人人都是普法员” 的生动实践。这场以剧为媒的精神传递,不仅让观众重温了“中国好人” “云岭楷模” 的崇高风范,更让法治信仰深深扎根人心。

演出现场。(供图)
“毛建忠”的扮演者华山泉说:“在一场场排演、一场场情景的演绎中,我深刻认识到了司法工作者、普法工作队等群体,用执着与付出,将法治的种子播撒到千家万户,为人民群众幸福生活保驾护航,非常感谢他们。”
“双语普法打破了语言的壁垒,让法治传承更加有意义,更有力量。这正是毛建忠扎根基层,用心普法的初心所在。”基层法官扮演者张杰萍感慨道,每一次排练都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深刻体会到普法唯有通俗易懂,才能真正帮助群众的真谛。
宁蒗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建新表示,演绎情景剧《微光如炬》目的就是广泛宣传毛建忠深耕普法一线的先进事迹,全面展现其在法治宣传、矛盾调解、基层依法治理等工作中攻坚克难的担当精神,以及践行法治初心的优秀品质,充分彰显宁蒗县普法工作的实践成果与育人成效。

通讯员:宁蒗县融媒体中心 曹勇 杨永琼
责编:和润黄
校对:木红豆
二审:潘杨劲松
终审:李 桥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