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 砥砺奋进 陆良龙海乡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5-11-26 16:25:11 阅读量2383 字数1318

“十四五” 期间,陆良县龙海乡紧扣山区实际,持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发展短板、彰显生态底蕴、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势头愈发强劲,山区群众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一幅乡村振兴的崭新画卷正缓缓铺展。

破解饮水难题   民生福祉再升级

       龙海乡地处龙海山脉南端,属典型喀斯特地貌,境内无河流、无饮用水水库,多年来群众生活用水主要依赖小水窖储水,吃上自来水是山区群众的长久期盼。“以前全靠自家水窖存水,用水很不方便。现在通了自来水,又干净又省心,洗菜、洗衣都省事,水窖水还能留着浇地。” 核桃村村民许苹花一边在自来水龙头边洗菜,一边说道。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龙海乡将改善民生、提升山区基础设施作为首要任务,积极争取农村供水保障项目,于2021年启动建设。“项目总投资1.25亿元,已完成1座水厂、3个泵站、6个高位水池建设,铺设主管165公里、支管361公里,目前10个自然村536户已实现通水。” 水务组组长栾洪江介绍,双菁口水厂及水表安装正加紧推进,预计今年12月底可完成供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用后,将彻底解决全乡3万余人的集中供水问题,让群众长期受益。

产业转型升级  增收之路更宽阔

基础设施改善提升了群众生活品质,产业转型则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龙海乡依托海拔与生态资源优势,在巩固传统产业基础上,积极引导群众发展中药材种植与林下经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助力群众增收。

当前正值云南参采挖季,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群众忙碌的身影。经过多年培育,龙海乡云南参种植面积已占全省三分之一,成为全省该品种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今年种了80亩云南参,平均亩产 1 吨以上,按今年行情每亩能卖8000元以上。” 雨古村种植大户陈自强说,云南参已成为家里的 “致富果”。

 近年来,龙海乡持续壮大特色产业:云南参种植达1万余亩,产值超2亿元;建成松露核心保护区1000余亩,产值 500余万元;香椿种植1万余亩,产量500余吨,产值2000余万元,实现了农民增收、产业增效的双赢。

五年砥砺前行 发展成果亮眼

“十四五” 规划实施以来,龙海乡聚焦农村住房、交通、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等关键领域持续发力,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 1014.94 万元,实施乡村振兴项目47个,完成2.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40公里通村道路,硬化村内道路 65 条共计 85 公里,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秉持 “生态立乡、绿色发展” 理念,凸显生态优势,全乡森林覆盖率达52%,连续46年未发生森林火灾,“陆良八老” 事迹被列为全国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十二个先进事迹之一。教育资源整合成效显著,中考上线率提升至 69.88%;创新建立 “三个三” 摆摊接访、“码上受理码上办” 等工作机制,推广“老王调解室”和“五心”调解法,社会治理效能持续提升,民生保障不断夯实。

 “2025 年,全乡生产总值预计达12.16亿元,较2020年增长57.3%;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2.94万元,较2020年增长 63.3%。” 龙海乡党委书记徐良亮介绍。

来源:陆良县融媒体中心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扫码阅读/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