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这样让你“舍不得”

2025-11-27 15:47:03 阅读量3517 字数3134


列车缓缓驶入丽江站,玉龙雪山映入眼帘。


文旅产业向来是云南丽江的支柱产业。这座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等众多“光环”的知名旅游城市,面对旅游市场不断升级调整的新趋势,以“钉钉子”精神整治市场,用“智慧大脑”优化服务,靠“业态创新”激活潜力,走出了一条文化赋能、生态共生的文旅高质量发展新路,“舍不得的丽江”城市IP影响力持续提升。


游客在丽江古城木府景区游览。人民网 王娴摄


铁腕整治,筑牢“放心游”根基


“出门旅游最怕被宰,这次到丽江体验感很好!”前几天,来自重庆的游客李女士在社交媒体分享:“导游全程无强制消费,购物店明码标价,投诉电话24小时畅通。”


这份“体验感很好”,源于丽江对旅游市场的持续“亮剑”。


作为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丽江市始终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视为“生命线”,以最高规格推动整治落地。


当地成立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对文旅工作“一月一调度”,把旅游市场秩序整治作为调度重点。


高位统筹下,当地多部门联动,持之以恒抓好旅游市场整治。


其中,丽江市旅游市场监管综合调度指挥中心牵头组建工作专班,统筹文旅、市场监管、税务、卫健、公安等执法力量,针对旅游市场重点领域开展常态化联合执法检查。


针对“黑导游”、强制消费等突出问题,当地出台专项整治方案,并设立有奖举报制度,构建制度防线;对重点购物场所安装监控摄像头,并接入监管平台,实现全天候动态监管;出台《“一日游”规范提升工作方案》,对非法“一日游”问题开展专项整治……今年以来,丽江市文旅部门立案调查涉旅行政处罚案件75件,推动旅游市场秩序持续向好。


源头治理是旅游市场长效向好的关键。当地有步骤地对旅行社进行“瘦身健体”,今年以来注销32家违规旅行社;完成1394辆旅游包车动态监控设备换装,实现音视频数据60天可追溯;出台《导游执业行为负面清单》,规范导游执业行为。


系列“组合拳”之下,丽江市旅游市场秩序持续向好。今年以来,全市涉旅舆情信息同比下降31.19%,未出现重大负面舆情事件。


整治没有休止符。“我们将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实的整治举措、更严的监管标准,持之以恒抓好旅游市场整治,巩固整治成果。”丽江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游客在玉龙雪山打卡。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智慧赋能,让服务有温度更有效率


市场整治助游客“放心游”,智慧服务则让游客“舒心游”。


清晨,当第一缕曙光掠过玉龙雪山的皑皑雪峰,丽江古城也渐渐迎来了熙攘的人流。


在这两个丽江的核心景区,智慧化服务融入每处细节:游客轻刷二维码快速入园,实时导览伴随指尖轻触娓娓道来,客流数据在智慧大屏上实时显示……


以玉龙雪山景区为例,自2017年起,景区便分步推进数字建设与智慧提升两轮规划,逐步织就了一张覆盖“基础设施、业务体系、数据集成、智慧平台、指挥中心、安全保障”的全链条智慧生态网。


景区智慧指挥调度中心内的巨幅屏幕左侧,GIS地理信息系统标注的游客热力图,能清晰呈现各景点的拥挤程度;右侧,森林火险预警、空气质量指数等生态数据持续刷新,时刻守护着玉龙雪山,仿佛为其装上了“智慧大脑”。


“通过整合多个应用系统的数据,我们实现了景区‘一网统管’。”玉龙雪山景区智慧指挥调度中心值班负责人介绍,一旦景区某个区域游客密度超标,系统会自动发出预警,调度人员既能通过景区广播引导游客分流,又能协调景区接驳环保车增加运力,避免拥堵。


丽江中济海公园风景如画。人民网记者 虎遵会摄


在丽江古城,针对游客安全,管理部门在古城布设12块电子屏,实时显示景区人数。如果游客数量达到一定阈值,景区便通过应急广播、电子屏疏导游客,防范拥堵风险。


除此之外,丽江古城四方街等人流密集区的24小时智能急救站,支持扫码或刷身份证免费领取创可贴、借用轮椅;游客可通过导航对古城内30个智慧厕所快速定位,厕所入口电子屏实时显示坑位、温度、氨气值,第三卫生间还设置“超时提醒”,防范游客出现高原反应;玉河广场、四方街的数智指路机器人、导览屏,提供景点介绍、路线推荐及纳西文化传播服务。


丽江古城有众多的土木结构建筑,消防安全是古城保护的重中之重。景区在“三合一”场所、客栈、商铺等场所部署2.4万余个“烟温一体化”“烟感温感”“用电监测”“水压监测”设备,搭配2477个视频监控,实现火情隐患实时感知。而且,这套系统与丽江市消防救援支队联网,形成闭环处置流程。


泸沽湖景区的智慧票务系统实现“刷脸入园”,束河古镇的数智指路机器人提供多语种导览,老君山景区的生态监测系统守护生物多样性……如今,丽江已建成覆盖全市主要景区的智慧旅游体系。


“智慧不是冰冷的技术,而是有温度的服务。”丽江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通过科技赋能,既提升了管理效率,更让游客感受到丽江的贴心与安全。


丽江阳光100雪山艺术村阳光草坪。丽江市委宣传部供图


业态创新,从“到此一游”到“深度体验”


游得放心、玩得舒心,更要游得精彩、留得下来。


“我们是专程过来看星星的。”来丽江观星的一名上海游客说,“丽江的观星条件很好,金茂璞修·雪山酒店有Astrail星迹天文台体验中心和观测站,配备几十台各种型号的望远镜,为天文爱好者提供了非常好的观星体验。”


这是丽江发展“星空文旅”的生动写照。依托海拔高、光污染少的优势,丽江将自然资源与天文科普、高端住宿结合,打造星空研学、星空露营、天文台观测等特色产品。


从“观星”到“旅居”,丽江正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在古城区金山街道红光村,“喵的鸭梨旅宿”以“宠物友好+社群运营”“出圈”,成为年轻游客的打卡地。


“我们不只提供住宿,更是搭建社交平台。”该旅宿负责人介绍,这里允许游客带宠物入住,定期组织桌球赛、农事体验、纳西族打跳等活动,赋予旅居者更多情绪价值,吸引大量年轻群体、爱宠人士前来体验。


如今,丽江的旅居产业形成乡村旅居、城镇旅居、度假旅居、养老旅居、医养旅居、文艺旅居、体育旅居7大业态,客群以“候鸟式养老”群体和追求“慢生活”的中青年为主,“00后”到“50后”全覆盖,尤其吸引北上广深及成渝地区的人群。


为推动旅居产业发展,去年底,丽江市印发《加快推进旅居丽江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明确到2027年,建设150个乡村旅居重点村。


2025丽江民谣音乐季“古城之夜”活动现场。丽江市委宣传部供图


业态创新不止于此。11月14日晚,2025丽江民谣音乐季“古城之夜”在丽江古城玉河广场开演。来自全国各地的民谣歌手齐聚于此,与数万名游客、市民共赴音乐之约。他们用民谣诠释“舍不得的丽江”,向观众传递出一个“有声有色、有温度”的丽江,更让民谣成为丽江文旅融合的新名片。


非遗传承,正让丽江的古老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在白沙古镇,东巴纸制作技艺传承人和国军开设工作室,游客可亲手制作东巴纸、书写东巴文;三朵节、火把节等传统节日,成为游客深度体验丽江文化的窗口。


体育文旅也成为新的增长点。今年3月,云南省城市篮球联赛总决赛在丽江举行,赛后游客无缝衔接观看《丽水金沙》《丽江千古情》等演出,实现“白天逛古城、傍晚看比赛、夜间赏演出”;今年5月,中国百城桨板公开赛(丽江站)举行,参赛选手凭参赛证件享受丽江古城、玉龙雪山景区门票折扣,拉动“赛事+旅游”综合消费。


从铁腕整治守护市场公平,到智慧赋能优化服务体验,再到业态创新激活文化活力,丽江文旅高质量发展,始终围绕“人”的需求展开。这里有雪山的壮阔,更有细节的温暖;有文化的厚重,更有创新的活力。


未来,丽江将继续深耕文化内涵、提升服务能级、创新产品供给,让“丽江”二字,不仅是旅游目的地,更是高品质生活的代名词,在文旅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笃定前行。


fd96cb5a6861daa48be3277fbf912a9d.gif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责编/和润黄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扫码阅读/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