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之光·丽江篇章】玉龙县新善村:农文旅深度融合 纳西古寨焕新生

2025-11-27 21:22:15 阅读量5633 字数1674


丽江中国西部研究发展促进会理事单位

玉龙县白沙镇新善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


在玉龙雪山北麓,一个传统的纳西族村落正焕发着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丽江中国西部研究发展促进会理事单位——玉龙县白沙镇新善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通过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企业合作+村民参与”的发展模式,以农文旅深度融合为抓手,走出一条“党建强、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之路。


规划引领,擘画融合发展新蓝图


      新善村拥有丰富的水文、人文、自然和土地资源,毗邻玉水寨、东巴谷等知名景点。近年来,白沙镇党委、政府和新善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紧抓“2+6”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契机,高起点谋划。


新善村一角。(丽江融媒记者 赵丽军 摄)


      “我们以白沙镇乡村振兴示范园总体规划为指引,明确了‘生态旅游+康养度假+研学体验’的发展定位。”据玉龙县白沙镇人民政府副镇长木旭江介绍,通过“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政府投入3000余万元改善交通、旅游配套设施和生态环境,并争取系列土地政策,为村集体发展预留了空间。


      强大的政策支持与科学的规划吸引了优质资本入驻。复星旅文集团打造的地中海度假区已于2021年开业,直接带动60余名村民就业。同时,通过招商引资,一批有情怀、有实力的企业加入新善村发展的“大家庭”,为融合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产业兴旺,激活强村富民新引擎


      农文旅融合,产业是核心。在新善村,“农”“文”“旅”三者并非简单叠加,而是深度耦合,相互赋能。


新善村的美丽院落,藏着纳西人家的生活美学与远方的乡愁。(丽江融媒记者 赵丽军 摄)


      “旅”为龙头,民宿集群蓬勃发展。 目前,新善村已有93家客栈和民宿。曾在地中海度假区工作的和佳琪,看准家乡发展机遇,毅然辞职回乡开办了沐屿山禾民宿。“现在即使是淡季,每天最少也有7间到9间房的入住,月收入相当可观,能达到6万元至7万元。”她笑着说,独特的纳西族民居风格吸引了大量线上线下的客人。


沐屿山禾民宿负责人和佳琪在整理客房,以整洁舒适的环境迎接八方来客。(丽江融媒记者 赵丽军 摄)


      “文”为灵魂,民族文化注入内核。玉水寨集团公司打造的“美鲁纳西村”项目,历经近20年,将纳西族的先贤文化、祖先文化与高原农耕生产相结合。董事长和长红表示:“我们就是要在这片土地,把传统的农耕生活保存下去,并通过园区向下一代传递优秀的纳西文化。”


“农”为基础,传统农业焕发新生。村里大力发展青贮玉米种植,并建设牛圈等集体经济项目,通过土地租金、务工分红等方式,多渠道增加村集体和村民收入。


人才汇聚,共筑雪山下的诗意家园


      产业的繁荣,吸引了本土人才回流,也召唤着新村民的到来。在外打拼了26年的纳西族咖啡师周丽,选择回到丽江,在新善村开设了一家咖啡馆。“我们选择这里,是因为人文和自然环境都特别好,离雪山特别近。”她表示,虽然位置不算核心商圈,但“咖香不怕巷子深”,凭借优质的咖啡和绝佳的环境,通过导航、小红书等平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咖啡爱好者和游客都慕名而来,只为体验“一杯咖啡看雪山”的惬意。


国家级咖啡师周丽(右二)为游客介绍云南咖啡。(丽江融媒记者 赵丽军 摄)


      这种在宁静之中又不缺少商机的氛围,正是新善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独特魅力。据统计,新善村的人均收入已从1999年的800元,增长到如今的3万余元,实现了质的飞跃。


      木旭江表示,下一步将重点培育生态旅游、康养旅游等新业态,为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注入新活力,让新善村这幅雪山下的乡村振兴画卷更加绚烂多彩。



记者/赵丽军

责编/和真羽

二审/李 桥

终审/郭俊燕

法律顾问云南凌云(丽江)律师事务所
闫霖 和纪元 0888-5485666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扫码阅读/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