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丽英才】树孟春:仁心破“石”,妙手保胆

2025-11-26 10:05:00 阅读量1369 字数1505


本期推出1名“兴丽青年人才”的报道。在“兴丽英才支持计划”的大力支持下,仁心破“石”的医者树孟春在医疗卫生领域默默耕耘、不断成长,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


2022年起,丽江聚焦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启动实施了“兴丽英才支持计划”。截至目前,共评选和支持“兴丽青年人才”60名,每人获得特殊生活补贴3万元、最高项目支持经费10万元。





在古城区人民医院手术室,一台微创保胆取石手术正在进行。院长树孟春带领团队精准操作,借助腹腔镜设备将患者胆囊内的结石完整取出,既保留了胆囊功能,又避免了传统手术的创伤。


树孟春(右一)正在为患者手术。(丽江融媒记者 秦文静 摄


作为2023年度“兴丽青年人才”,这位深耕外科领域18年的本土医者,以“破解本地诊疗痛点”为初心,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辐射区域医疗”为使命,用责任担当守护丽江百姓健康。


针对本土痛点,锚定诊疗方向


 “丽江的胆囊结石发病率高,与当地饮食结构、高原环境密切相关,很多患者深受反复发病之苦。”谈及此事,树孟春语气沉重。据统计,丽江每年约有3000名胆囊结石患者,多数人倾向于保守治疗,每年2至3次的门诊诊治(每次约500元)或单次住院保守治疗(约5000元),不仅花费与手术治疗相当,还无法根治,既加重患者负担,也造成医保资源低效消耗。更令人担忧的是,结石长期刺激胆囊可能诱发癌变,给患者家庭带来毁灭性打击。


树孟春深知群众对“保胆”的深切需求。“很多患者不愿切除胆囊,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安全前提下,为他们提供更优质的诊疗选择。”2023年,他牵头申报的“微创保胆取石的临床应用及术后预防复发基础研究”项目入选“兴丽青年人才”项目。该项目经过3年实践,无不可控制性医疗风险,患者满意度极高,成功打破了“胆囊结石必切除”的传统认知。


树孟春(左三)在与医护人员交流患者病情。(丽江融媒记者 秦文静 摄


精研技术实力,筑牢诊疗根基


“技术是立院之本,只有不断提升硬实力,才能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担任院长以来,树孟春始终将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作为核心工作。在他的推动下,古城区人民医院外一科组建了15名医师、15名护理人员的专业团队,并配备3套微创腹腔镜系统及3间规范手术间,为项目开展提供坚实保障。


为持续提升诊疗水平,树孟春每年选派医护人员赴浙江、上海、广州、昆明等地的三甲医院进修学习,积极引进前沿技术与项目。自2020年至今,医院已独立开展胆石症手术1500余例,积累了丰富临床数据。依托这些优势,团队在微创保胆取石基础上,创新加入术后口服中药调理环节,有效降低结石复发率,实现“保胆+防复发”双重目标,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在古城区人民医院胆结石博物馆内,上千件结石标本静静陈列,每一件都源自医院近年临床手术的真实案例。(丽江融媒记者 秦文静 摄


辐射区域发展,构建诊疗体系 


“一个项目的价值,不仅在于救治患者,更在于带动区域医疗水平提升。”树孟春表示,若项目研究结果证实保胆取石效果不亚于胆囊切除,医院将全面推广该技术,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古城区胆结石病中心。按照规划,中心将逐步推广至丽江四县一区,最终形成贴合丽江实际的结石病诊疗指南,让广大胆囊结石患者受益。


“‘兴丽青年人才’项目的支持,既是荣誉,更是责任。”树孟春深感责任重大。未来,他将继续带领团队深耕胆囊结石诊疗领域,持续优化技术方案,加强人才培养与学术交流,努力将古城区人民医院打造成为滇西北区域结石病诊疗标杆,为丽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注入新动能,用医者仁心守护群众健康。



采写:丽江融媒记者 秦文静

责编:钱吉梅

校对:张  玲

二审:和丽星

终审:杨国钧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扫码阅读/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