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餐制”4月1日起施行,丽江各校落实情况如何?

2019-04-02 19:15:18 阅读量35458 字数1845

  

近日,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健委共同发布《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要求全国中小学、幼儿园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每餐均应有学校相关负责人与学生共同用餐。2019年4月1日是此规定施行的第一天,各校落实情况如何,家长和学生又对陪餐制度有何看法呢?【微信用户请点击页面左下方“阅读原文”观看此条新闻视频】



对于学校来说,食品安全卫生是学校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不容忽视。根据市各主管部门对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相关规定,4月1日,全市范围内各幼儿园、中小学开始执行陪餐制度,学校相关负责人与学生共同用餐,做好陪餐记录,并及时发现和解决集中用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记者来到丽江市实验学校,中午十一点十分,热腾腾的饭菜已经被摆放在分餐台上,随着下课铃声响起,学生们以班级为单位排好队伍走进食堂,在座位上等待发放午餐。一荤一素一汤,菜色简单,却营养搭配均衡,食材新鲜美味,据了解,实验学校根据学校实际,积极制定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办法,成立膳食监督会,聘用学生家长在校食堂任职,并长期坚持执行陪餐制度,不仅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保证了校园食品的安全性。



丽江市实验学校副校长 和志群:根据我们学校内部管理的需要,学校学生人数比较多,年龄跨度也比较大,像低年级学生到食堂去就餐,也需要给他们分餐,所以就进行了教师的陪餐管理制度。这些年施行陪餐制度以来,午餐管理非常有序的开展,进一步的加强了学生的养成教育,在配餐的过程当中,老师参与有利于更好地去监督食品的卫生和安全,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能够在学校里吃上卫生的饭,安全的饭菜,让家长也能放心。



除了公立学校,记者也对市区范围内的私立幼儿园和学校进行了走访。丽瑛幼儿园目前有在校幼儿四百五十余名,为了更好的落实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园所多次组织家长走进厨房,品尝幼儿日常饮食,并严把质量关,从食材采购到加工制作,施行全透明化管理。上周,丽瑛幼儿园开始执行负责人陪餐制度。



丽瑛教育办公室主任 曹丽云:上周我们就开始了幼儿园的陪餐制度,我们就是三餐两点,幼儿园的门口有食品展示柜,今天一整天的餐点家长和小朋友都看得到。进餐前20分钟我们就开始陪餐,也请了家长过来,进行试吃和陪餐制度的体验。每一餐的情况如何,陪餐的老师都会记录和登记。首先进行了这个配餐制度,管理人员和老师就更能清楚孩子的喜好和口味,在食品的新鲜度、安全方面更好的把控,我们在采买或者后期制作的过程当中,以及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把控会给到很有力的意见和依据。


实施校园负责人陪餐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促使相关责任人增强问题意识,把陪餐作为了解学校饮食保障的渠道,作为加强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桥梁,即时发现问题,增强解决问题的紧迫感、责任心,使学生们能够吃得安心,家长们能够对校园食品安全放心。



学生1:老师和同学一起吃,保证食品的安全。

学生2:跟老师一起吃饭可以加强饭菜的安全,也可以避免浪费粮食。

学生3:和老师一起去食堂吃饭,感觉有纪律性,感觉饭菜很干净、很安全。

家长1:老师和学生一起用餐,我们家长就觉得很放心。

家长2:通过这个事情可以切实的把食品安全问题抓起来,从源头采购食品,从源头上就把这个质量关把起来。

家长3:我觉得这个规定很好。让老师、校长和孩子一起吃饭,一方面能够增加师生之间的亲密度,另一个方面就是食品的卫生和安全监管方面可能更到位一些。


近年来,在各级监督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校园食品安全不断好转,但仍然存在风险,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需要不断完善,对“三高”产品进行严管,对“三无”产品进行严查,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惩重罚。



丽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稽查专员 杨正东:学校食品安全事关学生的身体健康,事关亿万家庭的幸福,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一直是食品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全国校园食品安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深入排查校园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着力整治校园食品安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将按照2019年校园食品安全守护专项行动方案,通过短期整治和全面的整治,为校园食品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确保校园食品安全,给人民一个满意的交代,给社会一个合格的答卷。



记者/侯   玮  李晋江(实习)

责编/和众学  李    铁

监制/和红军   和丽星 总监制/马 湘

新闻热线/0888—5122344

©丽江市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

(发稿编辑:本台报道)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