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人物是千百万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他们出生入死为革命英勇奋斗的史实,是构成党史的基石,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成的英雄史诗和理想赞歌,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弘扬。在庆祝建党100周年之际,为缅怀革命先烈,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革命先驱开拓进取、不断求索、顽强奋斗、百折不饶、无私奉献、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终生的精神,鞭策广大党员干部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和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推动丽江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作出新的贡献。市委史志办陆续刊载丽江重要党史人物传记,供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学习。

江奎:原名曾继圣,江奎这个名字是永胜“海腰事件”发生后,他突围到金沙江边梓里村,为适应工作需要以江为姓而改的名。1928年生于永胜县梁官镇四维办事处曾家村,初中毕业,考入宾川正惠中学高中部,靠给学校刻腊板、搞油印,半工半读。写得一手流畅的毛笔字。高中毕业后,江奎想进鹤师读书,因家境困难,入不了学,只好打工凑足路费回家乡梁官小学教书,1948年6月,经叔叔曾必贵介绍加入“民青”组织,开始走上革命道路。1949年2月,受永胜县工委委员彭纪派遣,与谭经元到剑川请示工作,并接县工委书记王宁回永胜,刚到永胜程海就遭遇“海腰事件”,永胜党组织遭到破坏,江奎只好回到剑川。4月参加剑川“4.2”暴动成功后,编入剑川人民自卫军一大队任军械员,在滇西北人民自卫军任指导员,6月,在鹤庆县牛街由自卫军大队政工队长李世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自卫军收编了宾川县四角山土匪队伍绞河山部,江奎任指导员。9月即被派回永胜开展西山游击斗争,组建永胜人民自卫大队,任大湾中队指导员。12月,受组织派遣,江奎和木云湘、曾必贵将永胜人民自卫总队三大队(即前期的河口、清水、期纳游击队)整编为边纵第7支队暂编37团2营,江奎任教导员,营辖4、5、6连建制,配合34团歼灭长期盘踞在永胜的股匪,解放永胜全境,建立了人民政权。1950年2月初,江奎所在的2营编入35团3营8连,江奎调到地方工作。同前期派回华坪的地下工作人员一起做好迎军、接管、建政工作。华坪解放后,江奎调任华坪县工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在华坪工作3年,深受群众爱戴。担任县政府民政科长期间,发动群众努力生产,开展生产自救,安定社会秩序,经常翻山越岭,深入山区了解民情,工作条件非常艰苦,一件棉衣,穿得补丁重补丁,里面的棉花也露了出来,因此被人称作“花子”科长。1953年4月,调任迪庆中甸县(现香格里拉县)民族工作队队长,后任中甸县委宣传部部长,书记处书记。迪庆州县合并后,历任中共迪庆州工委工业部长、宣传部长。1980年任州工委常委和军委副主任,1981年任州人民政府副州长,1986年经中共云南省委批准离休。
来源/史志丽江
编辑/雷凤娇
责编/和众学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