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全市总人口为1253878人,男女比例……

2021-05-24 17:34:42 阅读量44847 字数299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全国人口普查条例》规定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国发〔2019〕24号)要求,我国进行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丽江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也圆满完成了现场登记、比对复查、数据汇总等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人口普查的重大成果。

今天(5月24日)下午,丽江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新闻发布会召开,邀请市统计局、市公安局、市卫生健康委等部门相关负责人通报丽江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丽江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杨和香主持新闻发布会


普查结果显示,全市总人口(常住人口)为1253878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24.47万人相比,增加0.91万人,增长0.73%,年平均增长率为0.1%。数据表明,我市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全市共有家庭户39.11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17.05万人;集体户1.9万户,集体户人口为8.34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99人,比2010年的3.67人减少0.68人。


市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丽江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杨斌在发布会上表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受我国人口流动日趋频繁和住房条件改善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充分显示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使几代人或一家多人同住的家庭不断减少。

从人口地区分布来看,人口向经济发达区域、城市群进一步集聚。全市四县一区常住人口按总量大小依次为:古城区,28.88万人;玉龙县,22.40万人;永胜县,33.68万人;华坪县,15.97万人;宁蒗县,24.45万人。与2010年六人普相比,古城区的人口比重提高了6.07个百分点,玉龙县提高了0.62个百分点,永胜县下降了4.63个百分点,华坪县下降了0.76个百分点,宁蒗县下降了1.3个百分点。


“人口向城市流动的趋势十分明显。比较2010年丽江五个县(区)常住人口总量,我们发现,多数县都略有下降,尤其是永胜、华坪、宁蒗等劳务外出人口较多的地区,人口减少的幅度更大些。城区吸纳和聚集人口的作用十分突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流动的流向比较紧密。”丽江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高庆元说。

记者从发布会了解到,我市人口结构和质量呈现出了许多新变化、新趋势。全市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7.65%,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提高19.85百分点;人口性别结构持续改善,总人口性别比为106.38,与2010年相比,略有降低。与此同时,还呈现出了人口受教育程度进一步提高、文盲率下降、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等特点。


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1.25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2.1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88个百分点。


我市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说明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极大改善,人口大量迁移流动,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同时,这一结构的转变也体现了十年来我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发布会上

相关部门负责人回答了

媒体关心的问题



向上滑动阅览


问题一请从普查公报的年龄结构,说明一下我市人口老龄化发展状况?


丽江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和丽娟答记者问


答:人口老龄化是我市一个明显的特征,从人口转型上来讲已经进入人口转型的现代化阶段。0-14岁人口为21.36万人,占17.03%;15-59岁人口为85.80万人,占68.43%;65岁及以上人口为13.29万人,占10.6%。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1.25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2.1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88个百分点。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市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说明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极大改善,人口大量迁移流动,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同时,这一结构的转变也体现了十年来我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问题二: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我市受教育程度呈现何种新变化?


▲丽江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市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斌答记者问


答:人口受教育程度迅速提升。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全市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6695人上升为12188人,多了5493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9958人上升为11296人,多了1338人;文盲率也由2010年的7.88%下降为7.52%,下降0.36个百分点。表明我市教育事业得到不断发展,人口的整体文化素质迅速提高。但10万人中具有大学、高中文化程度的人数以及文盲率与全省相比,都尚有一定差距。


问题三:我市人口流动呈现何种特点?


▲丽江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高庆元答记者问


答:人口向城市流动的趋势十分明显。比较2010年丽江五个县(区)常住人口总量,我们发现,多数县都略有下降,尤其是永胜、华坪、宁蒗等劳务外出人口较多的地区,人口减少的幅度更大些。只有古城区与玉龙县常住人口分别从2010年的21.12万人、21.47万人增加到28.88万人、22.40万人,增加7.76万人、0.93万人,占全市人口的比重也从2010年的16.96%、17.25%提高到23.03%、17.87%,分别提高了6.07、0.62个百分点。城区吸纳和聚集人口的作用十分突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流动的流向比较紧密。


问题四:普查公报发布后,人口普查还将开展哪些工作,尤其是提供准确统计信息支持方面?


▲丽江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市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斌答记者问


答:普查公报发布,意味着我市人口普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要全面完成普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具体包括数据汇总、资料编印、普查数据开发利用、历史数据修订、工作总结、评比表彰等。从提供准确统计信息支持方面来看,我市下一步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做好普查资料开发。按程序组织开展人口普查课题研究,对普查数据进行深度开发利用,最大限度发挥好普查数据价值,切实提高普查数据服务政府决策的水平。


二是做好普查数据汇总和资料编印。国务院人普办将陆续组织编辑出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详细汇总数据、分县(市、区)数据和分乡(镇、街道)数据以及《普查年鉴》,市人普办将编辑出版丽江市人口普查资料等更加详细的人口普查汇总资料。


三是做好数据分析研究。开发好、利用好人口普查数据,对普查数据进行认真研究,向市委、市政府报送人口普查数据分析成果,切实为科学制定政策提供统计信息支撑。及时向社会各界提供准确数据信息,提供优质统计服务。


第七次人口普全面查清了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情况,准确反映了当前人口变化的趋势性特征,获得了大量宝贵的信息资源。记者从新闻发布会得知,我市相关部门正在抓紧对普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开发,后续会采取更多方式公布和共享普查成果,加强人口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性研究,最大程度发挥普查的作用,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有针对性地制定人口相关战略和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统计信息支持。


记者/李琳

编辑/雷凤娇

责编/李铁成

新闻热线/0888—5122344

©丽江市广播电视台

(发稿编辑:本台报道)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