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radio【二十四节气春分】让我们一起聆听春分时节里的美丽

2022-03-20 11:50:04 阅读量47452 字数2278


SPRING
遇见春天

天气回暖 万物复苏

 二十四节气,是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二十四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春花秋月、夏雨冬雪、节气轮回、四时成岁,孕育着天地万物和谐共生;春种夏长、秋收冬藏、顺时而为、依时而作,滋养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生不息。二十四节气里蕴藏着怎样的自然密码?欢迎收听丽江市广播电视台广播中心特别策划的《24节气·之春分》,让我一起聆听节气里的美丽。


节目嘉宾:

     最是一年春好处、不负春光不负己,春分至、万物生。本期节目嘉宾丽江市创文办和云雁呼吁大家外出游玩、踏青时请文明出行。



春分时节传统习俗

   春分时节的传统习俗,春分古时又被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春分时节,我国民间有妇孺争放风筝的风俗,民谚也有吃了荠菜,百蔬不鲜的说法。在岭南地区,春分有吃春菜的风俗。在我国还有春分到,蛋儿俏的民间说法。每到春分这一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游戏试验。 



立蛋

春分到,蛋儿俏,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这一被称之为中国习俗的玩艺儿,何以成为世界游戏,目前尚难考证。不过其玩法确简单易行且富有趣味。    

           

祭祖

据《礼记》记载祭日于坛,之后这一习俗就在历代相传下来。日坛坐落在北京朝阳门外东南日坛路东,又叫朝日坛,它是明、清两代皇帝在春分这一天祭祀大明神(太阳)的地方。            

          


吃春菜

春菜顾名思义,是春天的蔬菜。在岭南一带,春分有吃春菜的风俗。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昔日岭南四邑有春分吃春菜之习俗。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从田野中采摘回来的春菜一般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所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阳江妇女则会在这天到山上采集百花叶,弄成粉末与米粉和在一起做汤面吃,相传可以清热解毒。 

            

              


送春牛

春分到,送出春牛图。什么是春牛图?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再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春牛图。送图者一般都是能言擅唱歌者,主要说些春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俗语,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这些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春,说春人便叫春官 

             


粘雀子嘴

春分这一天农民家里都要吃汤圆,还要把十多个或二三十个不包心的汤圆煮好,用细竹叉扦好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踏青、放风筝

春分后,人们纷纷开始踏青出行,户外活动中,放风筝是一个重要项目。在古代春分时还有簪花喝酒习俗,这一天,无论男女老少都会簪花。风筝称为都是鹰类猛禽,古时的风筝大多用绢或纸做成鹰的形状,因此风筝又称为纸鹞“纸。后来,风筝的形状各异,春天放的多半为燕子风筝。




春分时节遇上春忙季

   

   俗话讲:春分麦起身,肥水要紧跟。一场春雨一场暖,春雨过后忙耕田。春季大忙季节就要开始了,春管、春耕、春种即将进入繁忙阶段。春分过后,越冬作物进入生长阶段,要加强田间管理。由于气温回升快,需水量相对较大,农民要加强蓄水保墒。

   



 北方春季少雨的地区要抓紧春灌,浇好拔节水,施好拔节肥,注意防御晚霜冻害;南方仍需继续搞好排涝防渍工作。江南早稻育秧和江淮地区早稻薄膜育秧工作已经开始,早春天气冷暖变化频繁,要注意在冷空气来临时浸种催芽,冷空气结束时抢晴播种。 

    

        


      在春季少雨的北方地区,抗御春旱仍是春分时节重要的农事活动,这些地方要抓紧春灌,浇好拔节水,施好拔节肥,加强抗御春旱和冻害的准备。春季在天气回暖的经常会有冷空气的侵入,特别是在江南和沿长江一带,北方的冷空气与来自南方的暖湿气流相遇,从而出现春季连阴雨,使得气温明显降低,就形成了人们常说的倒春寒

END

节目制作:张坤

新媒体编辑:张坤

节目编审:李霞  赵文立

终审:马湘  和红军



(发稿编辑:广播中心)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