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高发!前期预防非常关键

2023-11-29 17:24:48 阅读量91013

图片


入冬以来,不少大人与孩子都出现了高热、咳嗽、咽痛、流涕等症状,呼吸道疾病患者有所增加。什么是呼吸道感染?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科学应对?



 呼吸道感染,是指致病微生物侵入呼吸道并进行繁殖导致的疾病,根据其部位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一年四季、任何年龄均可能感染,以病毒和非典型病原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多见,比如大家熟悉的流感、咽炎、喉炎、扁桃体炎等,一般会有鼻塞、咽痛、发热、咳嗽等症状;下呼吸道感染主要是指一些气管、支气管和肺部的感染,比如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等,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憋气、喘息、胸痛、呼吸困难等,也会出现发烧、肌肉酸疼、头疼等全身症状。



  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打喷嚏、咳嗽等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病人为主要传染源,部分病种隐性感染者也可以作为传染源。不同年龄群体流行的主要病原体也不同:1—4岁人群以流感病毒、鼻病毒为主,514岁人群以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腺病毒为主,1559岁人群中以流感病毒、鼻病毒、新冠病毒为主,60岁及以上人群以流感病毒、人偏肺病毒和普通冠状病毒为主。

               

“秋冬季以来,丽江比较高发的呼吸道疾病有流感和肺炎支原体感染。从目前接诊情况来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主要集中在儿童,成人较少,大部分病例情况良好,只有少部分重症,如果症状短期内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流感病例目前也有散发的情况,从接诊情况来看,流感病例相较往年也没有明显增多的趋势。相较于疾病的治疗来说,前期预防也是非常关键的。”丽江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白成剑介绍。



面对“来势汹汹”的

呼吸道传染病

公众该如何应对?


图片

流 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典型的临床表现是急起高热、干咳、鼻塞、流涕、咽喉痛,同时伴有全身肌肉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引起感染。

  预防措施:

  1.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2.避免接触流感患者。流感患者是最主要的传染源,家里有人感染流感,建议尽可能避免接触,尤其减少与孩子、老人接触。不得不接触时,可佩戴医用外科口罩,以降低感染风险。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不要去人多密集的区域,必须去时,建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3.学校及时通知家长。学校出现流感样症状的学生,需及时通知家长带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治,待体温恢复正常,其他流感样症状消失48小时后方可复课或根据医生建议方可恢复上课。学生应注意不带病上学,可居家治疗、休息。

  4.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注意个人卫生,勤换衣、勤洗手,不共用毛巾、手帕等,均衡饮食、科学作息、适量运动。注意室内环境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肺 炎 支 原 体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病原体,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在临床中,所有人群易感,但常见于5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肺炎支原体感染具有自限性,导致重症、危重症比例很低,其中成年人感染后症状较轻。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健全,相比成年人感染后症状较重,一般以发热、咳嗽等为主,咳嗽比较剧烈。


  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在咳嗽、打喷嚏、流鼻涕时的分泌物中均可携带病原体。

  预防措施:

  目前,我国没有专门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疫苗。在预防方面要做好以下这几点:

  1.正确佩戴口罩。远离传染源,室内定期开窗通风,去人员密集且封闭场合时建议可佩戴口罩。

  2.注意手部卫生。做好手卫生,经常用肥皂(洗手液)流水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擦拭双手。

  3.吃动结合。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足量饮水,充足睡眠,适量运动,以增强免疫力。


新 冠 病 毒


  新冠病毒感染是由新冠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咽干、咽痛、咳嗽、发热等(多为中低热、部分可为高热);部分可伴肌肉酸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鼻塞、流涕、腹泻、结膜炎等;少数患者病情持续发展、出现肺炎表现。


  新冠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也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经气溶胶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造成感染。

  预防措施:

  1.保持良好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均衡营养、适度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提高健康素养,养成“一米线”、勤洗手、戴口罩、用公筷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2.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减少重症和死亡。

  3.做好健康监测。注意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如果感到症状或者病情加重,应该尽早向医疗机构寻求帮助,降低发展为重症的风险。



图片




图片

记者/木红豆

编辑/和润黄

责编/林 彤

终审/和丽星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发稿编辑:木红豆)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