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达21.5千克、直径42.5厘米的丽江‘魔芋王’卖了5000元,被省内的一位芋商购买了!”11月9日,永胜县鲁地拉镇闷龙河村委会阿拉坪小组的魔芋种植大户杨文说。村民种植的“魔芋王”。(丽江融媒记者 赵庆祖 摄)此前,记者到永胜县鲁地拉镇闷龙河村委会阿拉
走进位于古城区开南街道贵峰社区的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1100亩种植基地里,48种玫瑰次第绽放,织就了丽江高原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绚丽画卷。“这五年,仅我们基地就有1亿枝鲜花飞向全国、走向世界,‘丽花’成了丽江的新名片!”本地居民的话语里满是自豪。这份“美
“住在这里很方便,去沃柑基地干活只需要走七八分钟,空闲的时候还可以参加劳动技能培训班,真是一举两得。”入住涛源镇甘庄就业幸福里社区以来,村民们切实感受到了生活舒适、就业便捷的幸福。就业幸福里社区配套齐全。(供图)甘庄就业幸福里社区的宿舍。 (供图)为破解农
近日,丽江市经济作物工作站组织市县镇三级农业技术专家对永胜县鲁地拉镇花椒林下魔芋进行实收测产。测产结果显示,测产田块林下两年亩产约为1493.79千克,表明花椒林下沙壤土环境下种植魔芋具有较好的产量潜力。农业技术人员对林下魔芋进行实收测产。(丽江融媒记者
10月中旬,在永胜县涛源镇坡头村采访的途中,我们意外地“闯”了一个温馨的农家小院。 记者在采访途中,意外“闯”进一个温馨的农家小院。(丽江融媒记者 张小秋 摄)记得当时正值中午,天气闷热,我和几位同事在涛源镇镇政府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在坡头村的小道
金秋时节,宁蒗县大兴街道办事处拉都河村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梨香。山坡上,一排排木梨树整齐列队,金黄的果实与村民喜悦的笑脸相互映衬。“一朵木梨花,就是一份希望;一颗木梨,就是人民幸福的明天。”这句广为流传的话,成为驻村第一书记杨国林与工作队4年来扎根山乡的生动
深秋时节古城区大研街道文智村旁稻田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湛蓝的天空下白云悠悠浅浅飘过远处的山尖裹着淡蓝的雾如同一块巨大的纯净画布一层薄雾尚未完全散尽如同轻纱般萦绕在田野与远山之间大片成熟的稻田在阳光下泛着金色的光芒金色稻田。(丽江融媒记者 李耀瑭 摄)放眼望去大
永胜县涛源镇涛源村委会坡头村是一个移民搬迁后原地安置的村庄,全村92户324人。过去坡头村脏乱差的环境让村民苦不堪言。今年6月起,一笔总投资630万元沪滇帮扶资金的落地,让村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风景如画的坡头村。(丽江融媒记者 张小秋 摄)近日,记
自2021年进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以来,丽江坚决贯彻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紧密对接“中央要求、丽江所需、杨浦所能”,以“守底线、增动力、促振兴”为工作核心,持续深化沪滇协作。在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同时,协作机制有力推
暮秋时节,玉龙县石鼓镇四兴村新民小组的酥梨园里,一个个沉甸甸的酥梨压弯了枝头,空气中弥漫着甜蜜的果香。这里的酥梨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当地苗族群众的“摇钱树”,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人——杨文学。 杨文学正在采摘酥梨。(丽江融媒记者 钱吉梅 摄
文明乡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精神动力,是农村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软实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明乡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的重大部署
10月27日,在永胜县鲁地拉镇闷龙河村委会阿拉坪小组出了一个稀奇事儿:当地芋农谷卫种出一个重达21.5千克、直径42.5厘米的“魔芋王”。鲁地拉镇闷龙河村委会阿拉坪小组村民在展示“魔芋王”。(丽江融媒记者 赵庆祖 摄)“这样大的魔芋还是第一次见。”谷卫说,
踏入吾木村,只见一座座古朴典雅的纳西族传统民居,错落有致地镶嵌在青山绿水间,石板小径蜿蜒伸展,呈现出炊烟袅袅,鸡犬相闻的乡村景致。吾木村村口。(丽江融媒记者 赵庆祖 摄)吾木村位于玉龙县宝山乡金沙江畔,“吾木”在纳西语中意为“粮囤”。吾木村是一个传统的纳西
秋的收获近期,玉龙县太安乡的红土地上一派繁忙景象。刚出土的马铃薯带着泥土湿气被装入透气编织袋,一辆辆挂车正将这些 “金疙瘩” 运往云南冬作区及东南亚国家。作为云南重要种薯基地,太安乡马铃薯销售季已迎来高峰。尽管种植面积有所缩减,但“丽系”种薯的品牌影响力与
秋日的拉市,天高云淡,空气中弥漫着果实的甜香。这片位于云南丽江的丰饶之地,正沉浸在一派丰收的喜悦中。拉市海景区管理局副局长郭玉玲热情地向八方游客发出邀请:“拉市的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也是最美的季节。欢迎来拉市,与我们一起分享这份丰收的喜悦。”10月下旬的拉
传统养猪留给人们的印象,往往是污气混浊、蚊蝇满天、粪水横流。但在丽江的生态农家猪圈,呈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干净整洁的圈舍内,生猪在松软的“秸秆垫料菌床”上悠闲踱步,空气中弥漫着秸秆垫料发酵的淡淡清香。通过推广应用“农村散户生猪绿色养殖秸秆垫料菌床”技术,丽
踏入吾木村,只见一座座古朴典雅的纳西族传统民居,错落有致地镶嵌在青山绿水间,石板小径蜿蜒伸展,呈现出炊烟袅袅,鸡犬相闻的乡村景致。吾木村村口。(丽江融媒记者 赵庆祖 摄)吾木村位于玉龙县宝山乡金沙江畔,“吾木”在纳西语中意为“粮囤”。吾木村是一个传统的纳西
2017年12月,40出头的毛倪兵毅然放弃优厚待遇返乡,任职华坪县永兴乡习好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带领全村党员群众,蹚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产业驱动、治理有效的“习好之路”。铸魂强基:党建引领把方向“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上任伊始,毛倪兵就将建强村党
在合肥某绿色企业的车间里,新引进的节能设备正加速运转,产业工人们正忙碌而有序地操作着自动化设备;200公里外,阜南宋台村的有机稻田翻滚出丰收的金色稻浪……这些看似不相关的场景,却由同一股力量串联:一家国有险企的绿色金融实践。作为国内人身险行业“头雁”——中
金秋十月,酥梨飘香。10月25日,玉龙县石鼓镇四兴村传统苗寨“花山节”暨首届酥梨丰采季在四兴村委会新民小组活动中心启幕。活动以 “乐在苗寨・闻香识梨”为主题,既传承弘扬苗族传统文化,又集中展示石鼓镇高原特色农产品,并通过惠民演出传递文化温暖,为农文旅融合发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