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震撼了、太美了、跟画似的……”在彭萍大师刺绣艺术馆内,游客们边参观边发出赞叹声。
外国游客正在参观彭萍的刺绣作品。( 钱吉梅 摄 )
作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云岭工匠的彭萍,多年来,扎根基层,潜心钻研刺绣技艺。她以其独特的刺绣技艺和对本土文化的深刻理解,将刺绣艺术与丽江文化和旅游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丽江的山水美景和民俗风情通过刺绣作品得以展现。同时,她的刺绣作品也成为了宣传丽江文化和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
彭萍正在刺绣。(钱吉梅 摄)
在彭萍大师刺绣艺术馆内,众多荣誉证书和奖杯见证了她的艺术成就。其中,陈列柜显眼的位置摆放着一本收藏证书是彭萍今年4月初才收到的。据介绍,彭萍的抽纱刺绣作品《秋韵》于2023年3月在第六届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暨新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邀请展中展出,被“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永久收藏。
“《秋韵》被中国最高的艺术殿堂收藏,感到非常开心,同时,也是对我个人创作的一种鼓励和鞭策。”彭萍表示。
彭萍向来以滇绣唐卡、纳西东巴图为主要创作元素,因为对丽江有着深厚的情谊,逐渐开始将刺绣与丽江山水、人文风情相结合,创作出了一系列令人惊艳的作品。《秋韵》只是其中之一,早在《秋韵》之前,彭萍创作的《泸沽湖之恋》系列之“玲珑”就已经被“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永久收藏。
彭萍的收藏证书。(钱吉梅 摄)
彭萍的作品通过细腻的针法和丰富的色彩,将丽江的山水风情、民俗文化、传统建筑等元素生动地呈现在绣布上,让人们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丽江独特的魅力。
“真是太震撼了!我是无意中走进来的,但是越看越着迷,活灵活现跟画似的,我觉得这次旅游没白来。”北京游客赵顺姬赞叹道。
“丽江的山水、民族元素融在刺绣作品中太唯美了,如同身临其境一般。”深圳游客李嘉伟说。
“一个作品创作需要反复观察,做色彩针法上的调整,目的是让作品达到最高的标准、最好的效果和最精致的呈现,有时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需要反复试验,色彩的搭配、明暗的对比、结构的设计……都要细心揣摩。有的作品创作时间长达数年,需要上亿针才能完成。享受一针一线绣出的多彩世界,每当作品绣成时,自己心里的那种成就感更是不言而喻,这也是创作刺绣的魅力所在。”彭萍说。
彭萍正在穿针。(钱吉梅 摄)
彭萍的“工匠精神”不仅仅体现在对作品的精益求精上,更体现在对自身技艺的不断提升和创新上。彭萍在钻研传统刺绣技艺的同时,也不断尝试新的针法和表现形式。她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创作出了既具有民族特色又符合时代潮流的作品。这种创新精神使她的刺绣艺术始终保持着活力和魅力。
深圳游客李嘉伟表示,我的小孩自小学画,看到大师的作品,能够激发她对画画的热爱,开阔她的视野,以后融入到她的绘画技艺当中,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游客正在参观彭萍的刺绣作品。(钱吉梅 摄)
如今,彭萍的刺绣作品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一场视觉盛宴,更为他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丽江文化的窗口。她的作品,让更多的人得以领略到丽江的美丽和魅力,也为丽江的文化旅游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彭萍表示,接下来,将在刺绣创作中融入更多的丽江元素,体现更多元的丽江特色,让来丽游客住特色、吃特色、看特色、玩特色,为丽江旅游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彭萍作品欣赏↓
彭萍的刺绣作品《海菜花系列》之一“玲珑”。(供图)
彭萍的抽纱刺绣作品《丽江古城》系列之“大水车”。(供图)
彭萍的抽纱刺绣作品《丽江古城》系列之一“登高”。(供图)
记者/钱吉梅
编辑/和真羽
校对/和世民
责编/李映芳
终审/和红军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发稿编辑:和真羽)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