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央视《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栏目记者先后来到丽江,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央视记者的镜头,一起来看丽江旅游之变。【微信用户请点击页面左下方“阅读原文”观看此条新闻视频】
彩云之南的丽江,以其卓越的自然资源禀赋、独特的古城民居、浓郁的民族风情,吸引着众多游客来到这里。20年间,丽江已经成为云南最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央视《新闻调查》栏目记者来到丽江调查采访时,春节假期刚过,但丽江古城的游人依然络绎不绝,丽江的旅游市场秩序现在怎样?央视记者对游客进行了随机街采。
记者:如果让你们评价现在的丽江。
游客:用她昨天发抖音、发微信的一句话,就是说,丽江是来了一次还想再来的地方。
游客:旅行团带你来,肯定不会强制你购物,这点是明确的。
游客:全是明码标价,没有特别敲诈的宰客。
在央视记者随机采访的十几位游客中,普遍都对如今丽江的旅游环境和市场秩序表示满意。而在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以前,旅游投诉率居高不下,游客满意度不断下降,一度让丽江旅游的发展蒙上阴影。
为何赖以生存的旅游行业会乱象频发?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张建华告诉央视记者,丽江旅游长期存在“低价团”运作的市场传统,带低价团的旅行社和导游则通过购物环节的高额回扣收回成本,赚取利润,这种“以购养游”的旅行模式,是很多问题的根源所在。
2017年4月,云南出台旅游市场秩序整治22条措施,力求斩断“灰色利益链条”、严厉打击“不合理低价游”经营模式等,在全省旅游市场中引发震动。丽江也随之出台了28条贯彻落实方案。采访期间,旅游综合监管调度指挥中心吸引了央视记者的注意,依托这一指挥中心,丽江建立了一套“1+5+N+1”的综合监管模式。
丽江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 张建华:任何一个地方出了问题马上就可以调度。
记者:综合治理就能形成一张网了是吧!
张建华:综合治理就形成了一个合力,形成一张巨大的网。
央视记者也看到了丽江铁腕之旅留下的一组醒目数据:吊销导游证5起;吊销7家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停业整顿存在违规违法行为的17家酒吧;查处旅游客运市场“黑车”“刹车费”等非法营运1574起,处罚拉客揽客人员621人。
央视记者还特别对旅游投诉进行了关注,如何快速解决游客的投诉,丽江是否已经建立了一套及时有效的投诉处置机制?采访期间,央视记者恰巧遇到了一起旅游投诉事件。一对夫妻购买了4瓶氧气,但全程游览结束后只使用一瓶,返程时,他们通过“游云南”应用程序进行了退货投诉。
游客1:快4点下来,正好路过看见一个二维码,写着有啥问题可以投诉,我们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直接网上投诉的,我们上车就接到了回访电话。
游客2:在5点左右的时候,旅行社给我们退了款。
2017年,云南省开始实施“一部手机游云南”工程,通过手机应用程序,整合全省旅游地的智慧景区、导游导览、公共服务、旅行社信用评价等多项功能,在应用程序上实现一键投诉,也是这项工程的关键内容。
截至去年底,我市A级景区全部上线“一机游”平台,完成78座智慧厕所改造,4A级以上景区实现智慧厕所全覆盖。去年1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通报,对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发现的130项地方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通报。其中,“丽江市依托‘一部手机游云南’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上榜。
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我市旅游市场中的“不合理低价游”得到有效遏制,旅游服务质量明显提升。2018年全市全年接待游客4643万人次,增长14.1%;旅游业总收入998.5亿元,增长21.5%。全年投诉率下降51.39%。
应该说,经过近两年的集中整治,我市旅游市场秩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观。我们也欣喜的看到,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国家级媒体,关于丽江的正面报道越来越多,这无疑说明,丽江正在走上一条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健康之路。
记者/赵奇旺 责编/陈 敏 李 铁
监制/和红军 和丽星 总监制/马 湘
新闻热线/0888—5122344
©丽江市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
(发稿编辑:本台报道)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