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0日,横断山新主天然植物园揭碑仪式在玉龙县新主村举行。
各方代表与村民在碑前合影
横断山新主天然植物园位于玉龙县鲁甸乡新主村,这里属横断山老君山山系,海拔从2350 米上升到3850 米,有适宜各种植物生长的自然环境。在不到10平方公里的地域里,汇聚了横断山区域2000多种植物种类,植物学家称其为“植物避难所”“植物基因库”。20世纪早期,这里就被西方植物猎人记录。后来蔡希陶、秦仁昌、吴征镒等著名植物学家一直重点关注,曾在20世纪60年代、80年代、90年代作过深入考察,并提出将其作为保护的重点,命名为“横断山新主天然植物园”。原丽江县人民政府1999年曾立碑 “横断山新主植物园”,但一直未被列入政府保护管理体系中,实际处于无人管理的状况。
丽江县人民政府1999年立 “横断山新主植物园”
过去由于村民对林下中药材和珍稀濒危物种的过度采挖,以及森林的过度砍伐,许多物种濒临灭绝,导致了植物园山体裸露、水土流失严重。2017年3月到6月,阿拉善SEE西南项目中心与鲁甸乡政府、丽江高山植物园专家、新主村委会多次联合实地考察,并于7月1日启动了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小区和植物救护站项目。按照科学家的建议,为濒危和珍稀植物建立救护所,形成滇西北特有属种植物繁育与生态修复实验基地,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活材料库。项目计划通过保护与恢复,让植物园区域内植被破坏现象得以遏制,群落物种得以恢复,园区内森林生态明显改善,并让村民在保护中获得经济利益,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目标。
2017年项目立项
在鲁甸乡政府的牵头,新主村委会的支持下,以及阿拉善SEE西南项目中心、丽江高山植物园专家与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新主天然植物园的保护和生态恢复成效显著。
“树是我们砍的,如今我们来恢复。”过去裸露的山体如今被绿树覆盖,村民成了保护生态的有力践行者。截至2023年年底,新主植物园保护区组建了由84位村民参与的巡护队,累计巡护天数超过2169天。
过去裸露的山体如今被绿树覆盖
在植被修复方面,项目团队开展了多项工作。2018年建成3个温室大棚,面积为515平方米,用来繁育乡土植物,连续多年组织村民参与植被修复植树活动。截至2023年,累计种植乡土树种超过18389 株,建立了12块野外炼苗地。
村民们育苗乡土树种

为了提高村民收入,项目团队扶持护林队员成为养蜂示范户,并发放蜂箱。同时,还开展了中草药种植技术培训,提高了村民的种植技能。
村民利用新式蜂箱育出蜜蜂并建立了蜂场
以此同时,新主村作为东巴文化传承基地。项目团队十分注重文化传承,投资新建了东巴文化博物馆,增强了村民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弘扬和传承东巴文化。
东巴文化在新主传承

此次揭碑仪式,成为了一个集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与社区发展于一体,融合社区保护行动及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实践的重要里程碑。


通讯员/箫 今
编辑/和真羽
责编/林 彤
终审/杨国钧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