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浩荡东流,孕育着生机与希望。近年来,玉龙县抢抓机遇,奋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全力以赴建设金沙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先行区,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高原特色农业 点绿成“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今天的玉龙,正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将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转化为澎湃的发展动能。高原特色农业提质增效、绿色工业稳健起步、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与生态协同发展的美丽画卷正在金沙江畔徐徐展开。
在玉龙县太安乡的中药材基地里,放眼望去,成片的当归、重楼、木香、草乌等道地药材长势喜人,空气中弥漫着特有的药香。标准化、规范化的种植模式在这里得到推广。稳定的产量加上可观的市场价格,让种植户们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中药材产业不仅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产业动能。
“这几年,我们主要种植当归、重楼、木香和草乌等药材。老百姓的种植技术在各个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每亩收益基本能达到1万元左右。”丽江春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和红春说。
道地中药材产业是玉龙县的“一县一业”主导产业,2024年,全县种植规模达16.5万亩,农业产值达11.08亿元,工业加工产值达21.6亿元,综合产值突破了32.68亿元,涉及16个乡(镇)30802户,已成为老百姓的主要收入来源。
“目前,全县已打造5个GAP种植基地,中药材标准化种植面积突破9万亩。在白药产业园区,4条中药材产地初加工生产线建成并投入运营。鲁甸山芸药业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产地初加工基地,每年中药材收购量突破1万吨,辐射带动超1万户农户。我们在中药材种植重点村建设了10个‘田头’初加工点。”玉龙县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发展规划管理股股长和元伟说。
绿水青山间,孕育着玉龙发展的“绿色宝藏”。立足高原资源禀赋,玉龙县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富民增收的“金山银山”。特色水果是玉龙的另一张靓丽名片。2024年年底,玉龙县从红河蒙自引进蓝莓苗,玉龙安美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利用流转的120亩土地打造蓝莓产业示范园,采用创新的基质盆栽与精准灌溉技术进行高海拔种植试验。目前,首批晚熟蓝莓已成功挂果。
“我们要发挥更好的示范与带动作用,惠及农户,真正实现联农带农。以往公司建设基地时,农户只能依靠租赁土地和务工来获取收入。而我们希望农户能够真正实现产业增收,从新兴产业中获得一定的收入。”玉龙安美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基地负责人马世涛说。
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玉龙的高原特色农业正朝着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绿色化方向加速迈进,产业链条不断延伸,附加值持续提升,成为带动农民稳定增收、助推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玉龙县太安乡中药材基地。(丽江融媒记者 赵凤铭 摄)
绿色工业 低碳起航
产业转型,工业是主战场。玉龙县摒弃传统粗放发展模式,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云南玉龙产业园区,旗帜鲜明地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园区以发展大健康生物医药产业、高原特色食品加工业、生物技术制造业为主,旅游文创产品加工业和其他产业为补充。目前,园区共入住企业6家,投产运行4家,在建2家,意向入驻企业4家。
“我们将大豆油的下脚料作为起始原料,进行了废物利用。利用这些榨油残渣开展起始原料的提取和发酵工作,以解决以往原料不足的问题,致力于成为环境友好型、安全且节能的企业。目前,我们主要开展黄体酮系列产品线的业务。去年,公司已完成2.8亿元的产值。”云南泽维制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卢绍波说。
“目前,园区内已完成提水工程、污水处理厂、园区供水管网,以及污水收集管网的建设,基本构建起水电路网的骨架,建成了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当下,除正在建设的自来水厂项目外,园区也在积极规划园区道路扩建、污水处理厂提升改造、园区工业用地平整,以及标准厂房建设等项目,以便为未来企业入驻创造更为便利的条件。”玉龙县工业经贸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阿锦凤说。
在这里,本地的雪桃、青梅、药材、禽蛋等优质农产品被精深加工,身价倍增;新兴的生物科技企业,致力于从植物中提取高附加值产品;环保建材企业利用本地资源生产节能环保型材料。云南玉龙产业园区,正成为玉龙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引擎和重要增长极。
云南玉龙产业园区。(丽江融媒记者 赵凤铭 摄)
绿美玉龙 幸福家园
绿色,不仅体现在产业上,更融入玉龙城乡发展的血脉,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绿美玉龙”建设行动如火如荼,让居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共享生态之美。截至目前,玉龙县建城区面积达8.53平方公里,建成47条市政道路,总长84公里;建成雨水管网103公里,污水管网106公里,建有3788个路灯,路灯亮灯率达99%以上。
“随着‘美丽县城’项目以及‘绿美县城’建设项目的有效推进,目前,人均绿化面积已达15.23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4.8%。下一步,将做好“十五五”项目的谋划与规划,积极争取资金,全力推动在建项目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做好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在市政执法方面加大力度。为把玉龙建设成为宜居、韧性、智慧、人文的县城而努力。”玉龙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王林说。
玉龙县城。(丽江融媒记者 赵凤铭 摄)
从县城到社区,从社区到乡村,“绿美”理念深入人心。增绿添彩、见缝插绿、拆违建绿、立体植绿......一系列举措让玉龙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生态宜居的环境,不仅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也为发展乡村旅游、吸引人才、集聚产业创造了优越条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实现了有机统一。玉龙县正以“绿”为笔,饱蘸生态与发展的和谐色彩,奋力描绘着金沙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先行区的壮丽蓝图。
记者/赵丽军
责编/和真羽
二审/和众学
终审/和丽星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