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一方研究天地
立一家学术之言
——余嘉华先生献给云南的一朵彩云
张 信(古城区)
余嘉华先生和我都是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巨甸镇古渡村人,都喝金沙江支流古渡河的河水长大。1962年,我在巨甸完小上学,至今记得我们的语文老师王本吉告诉大家:“古渡村有一位很优秀的学生余嘉华就是从巨甸完小毕业的。他从丽江师范学校走进昆明师院(今云师大)中文系,毕业时因成绩优秀留校任教。他是你们的榜样。”
我真正认识余先生在1978年秋我也考上大学后。到昆明一年后,同乡、同学和永约我到翠湖边西仓坡的一个老院子拜访余老师。余老师一家人热情欢迎我们,而余先生的平易近人、儒雅大方使我们无拘无束。第次见面,他就鼓励和引导我们多读点云南历史文化方面的书,星期天多到云南省图书馆去。
1980年秋,我和同学黄玉峰拜访余老师,请教写作论文的方法和需要读的书。余老师给我们开出应读的十几本云南历史文化书目。离开时,各送我们一本他的新作《大观楼长联及作者孙髯》。当天晚上,我就把《大观楼长联及作者孙髯》认真读到天亮。在余先生的指导下,我的论文《试论明代纳西族诗人木公和木增的诗》发表在《文学遗产》1981年第4期上。1996年,云南省文史研究馆名誉馆长李群杰曾以“辟一方研究天地,立一家学术之言”的题词勉励余嘉华先生。几十年来,余先生以此鞭策自己,研究、传承、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取得了丰硕成果。
20世纪80年代是“书荒”时期,不少人抢着买、争着读《大观楼长联及作者孙髯》,使其在两年内印刷3次、发行3万多册。出版社的领导高兴地说,此书“填补空白,老少咸宜”。
1980年,全国出版工作会议在太湖之滨举行。与会者达成共识:编一套中国风物丛书,各省一册。此方案得到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批准,将它列入全国重点图书并下发文件组织实施。云南卷的编辑交给云南人民出版社文教编辑室具体实施。因编辑室主任木德高担任过《大观楼长联及作者孙髯》的责任编辑,知道余先生的功底,所以,文教编辑室推荐余先生为《云南风物志》的撰稿人,由编辑李协军出面邀请,并要求“一支笔”完成。
余嘉华先生。
1981年夏天,余先生与编辑开始设计方案、编写提纲、召开座谈会征求专家意见。余先生和木德高先生还专门去求教方国瑜先生。方老的意见很中肯、很专业,指出了要害,提高了《云南风物志》的科学性、准确性、可靠性。“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1981年到1983年,余先生深入全省129县(市、区)中的100多个县(市、区)了解名胜古迹、重要景区景点、民族文化历史与现状。
《云南风物志》在1986年5月出版后,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并一路畅销。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云南省的第一部风物志,它以清新之笔叙滇云湖山之胜,写风土人情之美,显云南民族文化之特色,内容丰富扎实,文字雅俗皆宜,广受读者喜爱。至2023年,该书已印刷9次、发行73000册。一些单位将此书作为教材或参考书,有的电台在2012年到2013年间播发数十篇,美国、日本的图书馆也藏有不同版本。此书为全省经济发展、国际文化交流起到了良好作用。
余先生用几十年孜孜不倦地钻研云南历史文化,取得了丰硕成果。1980年以来,先后出版了《古滇文化思辨录》《木氏土司与丽江》《闻一多在昆明》等著作。他与易山主编、20多位同事参编了《云南历代文选》,编纂的《云南丛书》《云南丛书续编》150册在2021年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他在这些重大文化工程中尽职尽责,作出了积极贡献。云南教育出版社编审李开泰回顾《云南历代文选》艰辛的编选过程,感慨万千地说:“廿年耕耘,汗泪灌溉。”《云南日报》记者郑千山在长篇评论《廿年磨一剑,滇文焕光华》中说:“洋洋400余万字的诗词、散文、游记、传记、碑刻、辞赋、文论,让悠久而光荣的三迤文化重新焕发光彩,每一卷都为读者打开一片新天地。”
余先生还先后主编了一些云南先贤的著作,如《担当诗文合集》《钱南园诗文集校注》《情系大理·李元阳卷》《李群杰文集》《范义田文集》等。这些先贤的著作都是民族文化的精品、历史文化的力作,填补了多项滇云文化的空白。其中,《李群杰文集》《范义田文集》获云南省社科优秀成果荣誉奖,《木氏土司与丽江》《云南风物志》等4种获云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丰硕的滇云文化成果使余先生自立于全国学术之林。他和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丰富了滇云文化,弘扬了云南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云南不仅彩云灿烂,滇云文化在祖国大家庭中也是一面鲜艳的旗帜。
【版权声明】本页面所涉及的任何资料的版权均属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本页面的任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