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故事·非遗新声】竹笔尖流淌的千年时光 走近东巴文化守护者和华强

2025-04-30 09:39:00 阅读量4145 字数828


在玉龙雪山脚下晨雾缭绕的玉水寨,溪流与东巴吟唱的和鸣中,总有一位执笔人俯身于泛黄的东巴纸上。他叫和华强,14岁与东巴画结缘,用三十载光阴让千年文字绽放新芽。用画笔勾勒信仰,以坚守传承文明。


和华强在绘制东巴画。(供图)


音频在这里


2000年14岁的和华强第一次触摸到东巴画。那些跃动在经卷上的朱砂红、孔雀蓝,粗犷得如同雪山岩壁,却又在笔锋转折处藏着蝴蝶翅膀般的细腻。最让他着迷的,是那些“见木画木,见水画水”的东巴文字,青瓦红墙下,他手握竹笔,一笔一画临摹着古老的东巴象形文字。那些如诗如画的符号,是纳西先民对天地万物的敬畏,更是穿越千年的文化密码。

20岁那年,‌和‌华强完成了人生第一幅《神路图》,这幅东巴画,描绘了灵魂跨越三界、回归自然的壮丽图景。颜料是亲手研磨的矿物与植物,画布是土法制作的东巴纸,而笔触间流淌的,是年轻人对信仰的虔诚与时光淬炼的静心。


和华强绘制东巴画。(供图)


如今,‌和‌华强的身份从学徒变成了导师。他常对年轻弟子说,东巴画不是挂在墙上的装饰,而是活在人们心里的故事。


和华强与徒弟共同制作东巴木牌画。(供图)


他带着徒弟将东巴图腾融入茶具、丝巾、团扇,让“神鹿”“莲花”走进现代生活;在中小学校开设东巴画课程,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触画下“风、云、爱”;玉水寨的文旅融合项目中,游客不仅能观赏东巴画,还能体验一幅东巴画的诞生。


和华强向国际友人传播东巴文化。(供图)

青少年学习东巴文化。(供图)


从前翻山越岭才能学到的东巴画,现在手机一点就能学习。国家的好政策给传承人底气,文旅融合让文化自己会“走路”。


和华强与同事念诵东巴经。(供图)


暮色中的玉水寨,最后一缕阳光正拂过东巴文化传承院,那些穿越千年的符号,正在年轻一代的手机屏幕与社交媒体上,生长出新的年轮。当科技的星光点亮古老文明的篝火,当文旅的溪流浸润文化传承的土壤,总有人像和华强那样,执一支兼收并蓄的竹笔,在时光长河里续写永恒。


编辑/徐   蕾

责编/杨四见

终审/郭俊燕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