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市的车水马龙回归鱼塘的碧波荡漾,在上江镇丙贡村的阡陌田野间,新农人田剑用三年时光将曾经极为普通的鱼塘打造为集多元水产养殖、休闲垂钓、田园餐饮于一体的“渔乐王国”,让乡村土地化作了“聚宝盆”。
一片波光粼粼的鱼塘旁写有“鱼来鱼往——铭尚垂钓园”的招牌格外引人注目。垂钓园负责人田剑出身农村,大学毕业后辗转城市工作数年。即便享受着城市的便捷,他内心深处始终萦绕着对乡土的眷恋,总觉得少了点根的感觉。
“与其在城里煎熬,不如到农村干一番事业。”2022年4月,听闻丙贡村一家养鱼场转让的消息,这位痴迷垂钓的年轻人当机立断,以每年5000元的租金承包下鱼塘,开启了充满挑战的创业之旅。
他对养鱼场进行了转型升级,不仅在鱼塘边设置了钓位,还在边上建了简易厨房、餐厅。最初,鱼塘里只养着鲤、草、鲶、罗非等传统鱼,生意不温不火。一次和钓友的闲聊中,田剑发现本地市场上的小龙虾基本都从外地进货,价格高且新鲜度难以保证。“怒江水质好、气候适宜,为什么不能自己养小龙虾?”这个念头一经萌生,便在他心中扎下了根。
2024年11月,田剑满怀期待地将200斤小龙虾苗投放入试验田,憧憬着三个月后的丰收盛景,然而现实却泼来冷水,虾苗入塘不久后便出现了损耗。
“当时,大面积的出现死亡,大概死了四五十斤。”田剑回想道。
看着漂浮在水面的虾壳,田剑心急如焚。带着不甘,他一边守在塘边观察小龙虾习性,一边查阅资料、向外地养殖大户“取经”,终于发觉问题所在。
田剑说:“前期,就是水温度和水深度没有控制好。后面逐渐地摸索,控制好了水温之后,小龙虾的成活率就高了。”
随着水温控制、水质检测等技术难题的攻克,田剑的小龙虾养殖渐入佳境。首批小龙虾虽然损失了一部分,但凭优良的品质,让他不仅没有折损成本,反而小赚一笔。
尝到甜头后,田剑继续养殖小龙虾的信心大增。2025年2月开始,他又分两批投放600多斤虾苗。经过科学喂养与管理,目前小龙虾已到捕捞时节,由于成品虾肉质紧实、活力十足,大受市场欢迎,仅仅几天就销售七八百斤。
田剑说:“目前,已经卖了2万多元,田里面还有很多成品虾没有捕捞,预计总产值近3万元。”
第二批小龙虾还未上市,就已经被商家预订一空。
田剑透露,小龙虾养殖的收益至少是投入的三倍,采用稻虾共生模式,效益还能再提升。
展望未来,田剑有着清晰的规划。
田剑说:“我们计划在扩大自身养殖规模的同时,争取和政府部门合作,成立专业合作社,吸纳更多的村民投入到小龙虾养殖当中,带动他们增收致富。”
田剑表示,他还计划打造农文旅融合项目,通过举办垂钓、摸鱼抓虾等比赛活动,吸引更多游客体验田园生活,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来源:泸水市融媒体中心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