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期间,一场汇聚关索戏面具、元江哈尼族刺绣、通海豆末糖等国家级、云南省级、玉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文化盛宴在澄江市第三十三届立夏节暨第八届傩戏文化系列活动中精彩亮相,这场延续多年的民俗盛会,在将传统节庆与非遗文化巧妙融合的同时,以别开生面的文化体验方式,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感受非遗独特魅力。
活动现场,玉溪市各县(市、区)极具代表性的非遗项目齐聚一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索戏的面具以古朴神秘的傩戏文化吸引众多游客驻足;元江哈尼族刺绣精美纹样传递着民族文化的匠心独运;江川陶器滇瓦紫砂碰撞间发出的金属之声;研和木刻版画印制更拉近了非遗与观众的距离……一件件非遗展品无不生动展示着非遗技艺的绚丽精湛。云南省省级非遗传承人张鸿坤自豪地向记者介绍:“来参加立夏节,为大家展示澄江关索戏脸谱。关索戏在澄江已有300多年历史,而我从事关索戏面具制作也长达30余年。”
玉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滇瓦紫砂创始人周昌高兴地说:“澄江立夏节历史悠久,我们以滇瓦为媒介,借此契机让人们重新认识云南。”
此外,易门根雕的鬼斧神工与易门陶器的温润质朴相映成趣,展现了非遗技艺传承的多元面貌。通海豆末糖的酥香、易门什锦酱的醇厚、澄江盐水鱼的美味,更让广大市民和游客在味觉与视觉的双重体验中感受非遗的鲜活魅力。市民表示:“我买了盐水鱼,味道很好。非遗集市很有意思,立夏节活动丰富多彩。”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华宁陶制作技艺县级传承人冯稀婧介绍:“通过澄江立夏节这个平台,我们把华宁陶带到澄江,想更多的宣传华宁陶。”
云南易门象山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麦宴彰表示:“我们带来的非遗酱品,吸引了众多澄江市民和游客前来,好评不断。”
除了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展示,关索戏、舞龙舞狮等表演,也是本届立夏节暨傩戏文化系列活动的亮点。在立夏节主舞台上的演出中,关索戏经典剧目《点将》、澄江松元太平花灯、草狮子舞让古老的艺术焕发出新时代的吸引力,还有来自楚雄的舞狮表演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游客陈女士告诉记者:“和家人一起来过立夏节,买了澄江特产、非遗商品,好吃好玩的非常多,很开心。”
市民李女士表示:“立夏节很有特色,活动很多,今天专门带孩子来体验非遗集市,购物的同时还能学到非遗知识。”
今年立夏节将继续依托“五一”假期黄金旅游契机,持续打造“旅游+非遗”的深度体验模式,非遗代表性项目除了在澄江市中心城区立夏节主舞台表演,将开展“非遗进景区”活动,期间,关索戏、太平花灯、草狮子舞等还来到抚仙湖畔抚海湾湿地公园,为市民和游客的“五一”假期增添更多文化色彩。
来源:澄江融媒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