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在“以茶为名”的地方与茶“香”遇

2025-05-22 09:01:52 阅读量1287 字数1133

在彩云之南,有这样一座城市,以茶为名,因茶而兴,它就是云南普洱。这里茶山连绵,茶香弥漫,茶文化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曾几何时,在茶马古道上,马蹄声声,铃声悠悠,茶商们用脚步丈量着土地,将普洱的茶香带往四方。如今,普洱茶已成为当地的一张亮丽名片,在传承千年茶韵的同时,不断创新发展,向世界展示这座古老茶城的现代活力。

今天是国际茶日,

一起走入普洱,

在“以茶为名”的地方与茶“香”遇。

普洱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被誉为“世界茶源”,是普洱茶的核心产地之一。图为云南普洱,数万亩茶田云山叠翠,茶香四溢。

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2023年9月17日,位于云南省普洱市的“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凭借其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的“茶魂”理念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图为被山林与茶园环绕的景迈山翁基古寨

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俯瞰云南普洱景迈山核心地带——大平掌古茶林。

中新社记者 杜潇潇 摄

  普洱市墨江县的哈尼族妇女正在采茶。

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景迈山村民在茶园采茶。

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普洱茶按加工方法,可分为生茶、熟茶,按外形又有散茶、饼茶、沱茶、砖茶之分。图为云南普洱,茶厂工作人员在加工普洱茶鲜叶。

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云南普洱,布朗族茶人在炒茶。

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景迈山传统手工制茶技艺市级传承人坐在火塘边,展示布朗族烤茶的制作过程。

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普洱茶最独特、最受茶友追捧的,是其在时光沉淀中“越陈越香”的特性。图为布朗族传统的烤茶。

源自普洱延续千年的银生七道茶。

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云南普洱,糯岗古寨的村民查看室内晾干的月光白。

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茶马古道是中国古代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运输工具、民间长期行走为主串联而成的交通网络。图为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那柯里村茶马古道示意图。

普洱茶马古道旅游景区,登山口处的“茶马古道”牌坊。

云南普洱,茶马古城。

中新社记者 李嘉娴 摄

  茶马古道不仅见证了普洱茶文化的繁荣,更促进了西南地区的外联与经济发展,推动与沿途国家的文明互鉴。图为来自韩国、老挝、泰国、柬埔寨、新加坡、斯里兰卡、尼泊尔和中国的青年在那柯里,了解茶马古道历史,聚焦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

中新社记者 李嘉娴 摄

  各国青年体验普洱茶采摘。

第十五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上,普洱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农民合作社茶农带来的“520”小饼茶。

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普洱的茶穿越时空、历久弥香。茶旅融合等创新模式激活了当地经济增收的新引擎,让这座古老茶城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的生机。图为傣族姑娘和男朋友在糯岗古寨进行网络直播,向网友推介景迈山和自家出产的茶叶。

来源:普洱发布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扫码转发